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南怀瑾的教子观与中国传统的教子观一脉相承,是一种真正从做人、成人着手来培养孩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谈建功立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智慧的精髓,旨在让孩子先立君子之德,再谈丈夫之业。在如今这个都盯着现代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时代,这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几近于绝唱。所以尤其值得中国家长们重视,并认真领会。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证明有效的教育智慧,为自己的孩子树立高大深厚的人格和志趣基础。01教育孩子,先教做人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吗?几乎无人肯定。我就想,真可怜,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多少夫妇为续香火费了天大周折,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结婚生育,原本是极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结籽,现在把生儿育女看得不得了了。我长久地生活在北方,最愤慨的是有相当多的人为一个小小的官位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到位上了,又腐败无能,敷衍下级,巴结上司,没有起码的谋政道德。后来去了南方几趟,接触了许多官员,他们在位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结果也都干得有声有色。究其原因,他们说,不怕丢官的,丢了官
几乎所有的父母或长辈,只要是小孩子做到令自己满意的事情,都经常称赞他们很乖、很聪明、或者很听话,这一类的话。乍听之下并没什么毛病。但是,这些称赞的话,往往是相对的,只有去符合某个特定人物的标准时就是好的。可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啊,有的长辈可能连自己都为老不尊。那家长们又怎么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听了别人的话,就成了有价值的人呢?01听话的孩子怎么了?听话的宝宝们没自信,容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影响,也很容易有挫败感。因为他们做很多事情前,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会设想这件事做下来后,能够得到多少人的肯定,又或者会从哪些人口中听到批评。而长大后,这帮听话的宝宝们,生怕自己的人生受到非议。在做每一个抉择的时候,都会尽量迎合父母长辈,甚至身边朋友们的意见。做学生时心无旁贷地努力读书升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