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云下清风菊带霜,青石翠竹探芬芳。两三麻雀唱秋趣,花开花落只留香。菊花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有着三千多年栽培的历史。菊花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是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象征。深秋季节,百卉凋零,唯有菊花霜中争艳,这也是菊花被称为傲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当代实力派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的这幅菊花作品。李立新作品局部(一)这幅菊花作品,素洁高雅、气韵生动,搭配上青石、麻雀、两三枝翠竹和若干篱笆,不仅填补了画面的空白,而且将整体效果提升了一个层次。李立新作品局部(二)作者没有用过多的颜色去渲染勾勒,也没有太过刻意的雕琢描绘,却能展现出如此的情景与意境,从而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共鸣,这就是李立新先生花鸟画的魅力!李立新作品局部(三)这幅菊花图虽落款简单,文人气息却丝毫不减,反
喜讯!花鸟画家李立新国画梅花作品《春消息》入选《尚道开新 · 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并由荣宝斋颁发收藏证书。尚道开新 · 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封面本次展览在全国抗击新冠和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节点上,由荣宝斋天津分店、艺收藏杂志社联合主办,中艺文衍文化传媒、北京瀚海国韵文化中心承办,致力从全国精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画家,彰显绘画艺术精品,展现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作品集目录花鸟画家李立新入选作品——国画梅花《春消息》(136cm*68cm)李立新先生的这幅作品,运笔劲道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枝条交错、蕊萼分枝,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密中有疏,多而不繁。图中没骨写干,双钩圈花。淡墨晕染奇石,以小斧劈皴、横皴等点染,浓墨点苔。虽未设色,却将初春的盎然生机尽于笔端描出,突出了
春晖朝霭闲庭中,翠竹肤洁傲寒风。夜雨无声唤笋醒,宾雀啁啾破云空。在中国画中,竹子题材一直占有一定的位置。从古至今,不管是被竹子的自然属性所吸引,还是被其清秀素雅之味、朴实无华之意、虚怀若谷之态所折服,人们对竹子都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竹入画,更是文人墨客之所爱。竹,早在《诗经》中,古人见竹疏朗潇洒,便想起君子。欧阳修也言:"竹色君子德。"古人以竹追思君子,见竹如见君子。郑板桥一生,更是痴竹如命,置身竹林,宛如与君子作伴,以此勉励自身。世谓竹如谦谦君子,君子之姿,亦是竹之姿也。唐代张九龄亦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籍于此,李立新先生创作的《春雨添新韵》显得更有味道,更值得耐人寻味,艺术的本质在于发现其中的美,并加以传下去,而水墨竹画正是李立新先生挥之不去的情结
展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画伴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际艺术视野,借鉴西方现当代艺术理念而推进的现代性变革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回溯四十年来中国画的变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价值延续与重塑是艺术家“现代性”追寻中的重要命题。显然,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对已然存在的关乎20世纪中国画的叙述模式与价值解释系统进行再认识,这构成了当代画坛的现实诉求。因此,在当代语境下,对四十年来当代中国画之图式语言和价值属性作一番梳理有其必要性。本次展览,聚焦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格局,从人物、山水、水墨、花鸟及工笔等探索领域作为切入视角,关注于艺术家图像风格中所蕴含的当代文化精神。展览旨在透过艺术家及其风格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作品,寻求理解中国画在当下的美术进程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李白《紫藤树》通过唐代诗圣李白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紫藤花开的优美春景。暮春时节,紫藤盛开之际,一串串紫藤花犹如一道道飞流的瀑布映入眼眶。紫藤花寓意美好,有“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之说。而国画紫藤图则寓意“紫气东来”、“紫气祥云”,象征着祥瑞降临。可以说,紫藤花是吉祥之物,也是画家们最喜爱的花鸟画题材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的手绘国画紫藤图《紫气东来》。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八尺紫藤图《紫气东来》该作品施墨浑厚沉稳而又淋漓酣畅,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挥洒之中妙趣横生,生动的笔墨赋予紫藤生机勃勃,其显现出的画境充分地印证了李白《紫藤树》的诗境。李立新先生的紫藤,画气不画形,追求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采用没骨大写
拿破仑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言外之意:目标不是幻想是理想,憧憬不是奢望是愿望。我们都置身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受主流价值观影响,能远离名利全身而退的寥寥无几,说不想名利双收,恐怕也不太现实。书画艺术家们跟演艺圈的不太一样;演员、歌星、网红们想搏出位会采用很多匪夷所思,甚至低级趣味的方式获得关注,这与专注书画的艺术家们的初衷大相径庭。艺术家们极其排斥和不屑这种低级做法,更愿意通过自身的艺术造诣去赢得该有的荣誉和利益。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作品国画梅花《白梅》(支持定制)书画作品与一般商品也不太一样,一般商品使用价值占的比重大,价格按照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推广成本等等因素形成的价格。而艺术品不一样,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装饰),同时更具观赏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金融价值等等,价
7月2日,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之际,恰遇夏雨七月荷,齐鲁清雅书画社在中国·济南正式成立。该社以“承书画传统遗风,传翰墨清香淡雅”为口号,旨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汉字文化和书画艺术,促进当代书画教育发展,提高“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书画社是一支由职业书画家、书画教育工作者和书画爱好者组成的专业书画团队,在书法、花鸟画、山水画、书画教学以及艺术管理领域都独具特色,并将弘扬中华书画文化视为终身使命。现有社员:李立新、刘月芬、史传章、汪光亭、桑海平、唐海勋、王俊兰、刘孟浩。其中,李立新任社长。仪式现场,全体社员创作了多幅作品,书画界友人田建军先生和宋永勇先生前来祝贺。书画家史传章先生为书画社题写匾额。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左)创作四尺墨竹图《春雨添新韵》,该作品由田建军先生(
现在很多人都有在办公室挂字画的习惯,办公室的装饰还是很看重的,那么你知道大家对办公室装饰有没有研究呢?那么大家觉得在办公室应该挂什么样的字画呢?估计很多人都是随意挂吧!其实在办公室挂画有很多种说法,不同的画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对于办公室挂饰最新推荐大家还是要了解一下的。办公室挂什么画好一般说来,无论是老板,还是公司高管,只要有单独的办公室,都喜欢在办公室挂些画作为装饰。通常,办公室挂大幅山水画,既显气派,又不失风度。比如迎客松,大展宏图,聚宝盆,也有不少人选择挂徐悲鸿的《八骏图》,期待在工作、事业上“不待扬鞭自奋蹄”,跑出一片大好前程。抱负远大的,还会选用《大鹏展翅》。心怀美好愿望的,则喜欢《花开富贵》,以寄托内心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这些办公室挂画无论在装饰上还是风水上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老总
竹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叶绿杆直,笔直向上,空心有节,四季常青,被人们认为是中华美德的物质载体,是高洁君子的象征。从古至今,竹一直被视为高雅之物,被无数诗人吟颂高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赞美。竹子除了被人们栽种在房屋周围绿化环境以外,还被许多文人墨客绘于画中,留待后人欣赏与观摩。当代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尤其是在写意国画竹子图上有着不凡的成就。李立新先生从艺三十年有余,在画竹上用力最深,常常置身于竹林中,宛如与君子作伴,以此勉励自身,以竹追思君子,见竹如见君子。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作品国画竹子墨竹图《竹报平安》 八尺 定价:20000元(支持“一对一”定制)此作品为李立新先生一幅八尺墨竹图《竹报平安
从古时候起,因为枇杷在秋日养霜、在冬天开花、而在春天结果、枇杷果在夏日成熟,所以,枇杷一直就被人们称作是“备四时之气”的佳果,也被人们视为吉祥的食物之一,并且,枇杷从唐宋时期开始就被看做是繁盛美好、吉祥富贵、子嗣昌盛的美好象征了。从唐代的帝王贡品,到宋代的妈祖供品,再到寻常百姓家,枇杷的角色在岁月的轮转中不断变化,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案头赏玩的有趣物事。宋代宋祁诗句:“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是对枇杷树的花、叶、果的写实。因其成熟后颜色澄黄如金,人们都称它为“黄金丸”或“小金锤”,因此倍受皇家青睐,宋代以来宫廷画家时常以枇杷入画。宋代的赵佶和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和王雪涛等画家为其创作了不少精品佳作。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当代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最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