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儒释道,儒家指的是儒家,是孔子开创、孟子所发展的学派,后逐步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释家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与儒家、道家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儒家经典名言20句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大意: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还怎么能走呢?2、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大意: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困
曲阜孔府内院墙上画有一个叫“四不像”的怪物,龙头、狮尾、驴蹄、麒麟身。据说,世上本没有这种东西,它是孔圣人为教育后代想出来的。这个怪物,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看见宝贝就想夺,先后抢了8种宝贝,仍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要去吞太阳,结果掉进汪洋大海,丢了性命。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如何在这些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四不像”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学会“知止”。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诫人们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一味索求,贪得无厌,直到泥足深陷,待到幡然醒悟想要回头时,才发觉为时已晚。商人之财,多败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满盘皆收,赢家通吃的冲动。红顶商人胡雪岩中年发达,但晚景凄
古圣人的一两句话,就够普通人受用一辈子。可惜我们平时老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他们的真正意思。小时候读《论语》,每个人都记得这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然而,什么是坦荡?问心无愧,自己的事不怕人知道?不,那只是坦荡的表面现象。中国古代智慧能够流传千年,绝不是后人理解的表面意思。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是照耀古今的圣人了。孔子思想之深邃,需要我们仔细揣摩。《论语》中之所以常常提到“君子”二字,有他的实际意义。因为这是让人生顺利圆满的根本。“君子”的风范首先是“坦荡荡”,是指一种思维方式和格局。有了这样的思维和格局,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给自己铺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从自己当前的利益出发。用欺骗或勉强他人的方式,不考虑他人利益,来达到目的。那么,结局只有两种。要么日后谎言被发
1、欲望越多,越没出息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看一个人欲望的深浅,就能知道他的智慧和志向。老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贪欲败身,玩物丧志,如果耽溺享乐,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没有大出息。诸葛亮也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往今来,那些真正能做大事的,没有一个人是索取无度,贪财恋权的。贪婪是心智迷失的开始,如果不懂得节制欲望,迟早会陷入可怕的危机中。2、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别人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老话说:老鸹飞到黑猪腚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话粗理不粗。人都是这样,对别人的缺点是拿着放大镜看,对自己的缺点拿着显微镜看。认识别人不难,认识自己很难。赵括纸上谈兵,认为自己兵法韬略无人能比,最后兵败身死,这就是不自知的后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日检省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道生于安静老子说:“守静笃。”意思是使生活清净,坚守不变。“笃”是极度、极点的意思。我们的智慧和道德,都从清净、宁静的心自然流露出来。每天吵吵闹闹,每天心浮气躁,不可能具备智慧。《庄子》中有一个削刻木头做鐻( jù ,古代乐器)的高人,技艺已经进入“道”的境界了,鐻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功夫。而他做鐻的方法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斋以静心”,就是斋戒以静养心思。德生于谦卑《周易》:“谦,德之柄也。”谦卑礼让能让一个人德行越来越高,心量越来越大。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持怀有一颗敬畏的心,这份敬畏是源于敬重。总是欢欢喜喜、快乐无忧,总是平易近人、对人恭敬,没有一点骄慢之心,这种人是“至德”之人。“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体现,随时给人一个台阶,随时保持谦虚的风范,必定拥有智
1. 君子以果行育德。出自《周易·蒙·象》。君子以果断坚决的行为培育美德。品德高尚的人勇于探索真理,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品德。当他们的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时,他们自身就拥有了充沛的力量,在这种境界中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因此,他们的生命获得了崇高的价值,他们离真理越近,他们的品德就越发高尚。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上经·坤》。坤:地,八卦之一。君子就应当像大地一样,能够拥有着宽厚的德行,去承载万物。3.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出自《周易·下经·恒·九三》。恒:长久。如果不能长久的保持自身的美德,就会遭受别人施加的羞辱。4.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出自《周易·系辞上》。勤劳而不自夸,有功绩而不自满,这是极其厚道的品德。【默默耕耘,总会得到人们的承
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那和僵尸差不多。问题是,我们的欲望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而不能让它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先来看人们最容易也是最严重的“私欲”——好名。人人都喜欢追逐虚名,这是“表现欲”的极端。王阳明有个叫孟源的弟子就有这种毛病,王阳明曾多次让他改正,他也总是说会改,可一旦有机会表现,他总是奋不顾身地抓住。有一天,王阳明刚教训完他,有个弟子谈起了近来学习心学的心得,说还有不明处。孟源把身子向后一仰,大笑道:“你这毛病可是我当年犯过的,哈哈。”王阳明看了他一眼,语气冰冷:“你坐正了吧!”孟源发现自己的确坐没坐相,赶紧坐正了。王阳明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孟源很无辜的样子,要争辩。王阳明马上止住他,开导
人这一生,有三大陷阱:贪婪,浮躁,固执。早点看清,躲过便是福气。1贪婪《易经·颐卦》:“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庄子》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儿在深林里安家,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偃鼠在河边饮水,喝饱也就懂得停止。世间万物,似乎都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而人类的贪心,却像是填不满无底洞。俗话说:人心不知足,常逢灾与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楼。贪婪乃是人生第一大陷阱。富贵而骄奢,必将自取灭亡。【初九】爻辞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自己本是灵龟,不需要饮食便能得到长寿。只因看到别人大快朵颐,就起了贪念、动了凡心。意思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放着大好的资源不去利用,却贪图额外的恩赐,只能是自毁根基。《淮南子》有言:“临渊羡慕鱼,不如退而织网。”眼睛总是紧盯
初出茅庐的少年,血气方刚,自觉前程无量,天空才是极限;而且又一无所有,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难免做一些不靠谱的事,犯一些不考虑后果的错误。人到中年不一样了,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浮浮沉沉,明白了世界上的事情不是自己所想象,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稳定压倒一切。这个时候,如何营造家庭的幸福,如何选择和维系朋友,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就有了新的思量。01家有三不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是个和谐的家庭。营造和谐有高招,做到三不准,家风就好了一大半。一不准让父母担心。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只让你的父母为你的疾病担忧。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生病?但父母只为你的健康担忧,说明什么?你的工作好,你和妻子恩爱,你的小孩很乖。因此,一定要努力工作,夫妻恩爱
01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般镇定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感悟:人无事的时候,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谨小慎微,这样自然安详无事;有事的时候,要像无事的时候那样安定,有魄力。心欲小而胆欲大,心小和胆大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小心,就会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只是大胆又难免错误百出,身陷险境。苏辙说,“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功夫下在平时,多思考,多想办法,多提高自己,不要临时抱佛脚,那样一定会变得慌乱不堪。心态一崩,事情自然也就乱了。时时警惕,细心谨慎,雷厉风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主事人。02不轻看别人不高估自己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