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童稚蒙昧之时最容易接受引导,此时应该用来导向正道,这就是造就圣贤的伟大功业!所以古人说「三岁看八十」,童年时扎下的善根,会影响他一生,到了八十岁也不会改变。过去我们注重讲解中国古人对胎教的重视,以及出生之后一千天的保护:母亲在怀孕期间,一切的行为、言语、思想都必须端正,让胎儿禀受正气。出生后的三年内,大人要保护小孩,让小孩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都是正面的言语与行为。这三年的根扎下去,小孩就具备判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一辈子不会改变。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探讨三岁之后的童蒙教育。儿童时期记忆力强、理解力弱,所以应该带着小孩背诵圣贤典籍,例如《圣学根之根》所收录的二十三种童蒙书籍。也可以将自己所读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反复播放
人们常常把不顺归咎于命运,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 《了凡四训》,改变你的命运!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也号召学习“中国传统中的家规”袁黄《了凡四训》专题。 第一训: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束缚。 早年,袁了凡遇到过一位算命先生,这位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学能考到第9名。 结果第二年的考试中,果然如这位先生所料,考试的名次分
《养正遗规》是清代大学士陈宏谋所著,与《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并称五大遗规。《养正遗规》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集前人所长,是清代学堂的必修课。其中有八不足,对人心人性,见识透彻,至今仍有启发意义。1才不足则多谋一个人才华和能力不足,那么点子就会多一些。在遇到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他们才能绕过难题,到达终点。就像是古代打仗,正面打不过,才会使用计谋,反间计、美人计等等等等,都是能力不足的体现。2识不足则多虑一个人见识不够的时候,就容易多虑。面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东西,人往往害怕,所以就容易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瞻前顾后。很多大企业的领导人有很强的决断力,就是因为他们格局够大,眼界够宽。3威不足则多怒一个人威信不足,就容易发脾气。真正有威严的人,是不需要发脾气的,一个眼神就
减少可有可无的瞎忙,将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忙要忙到点子上,别让瞎忙害了你。人生可以忙,却不能瞎忙,要把工夫用在重要的事上。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小和尚从早忙到晚,有一天他问自己的师父“师父,我每天都在忙,为什么没有什么成就呢?” 师父笑了笑,让小和尚把化缘的钵拿过来。师父先在碗里放满核桃,又撒进去大米,最后倒入水,钵满了。 师父又取来一只钵,这次先放入水,倒满水后再往里放核桃与大米,水就溢了出来。生命就像这只钵,若被细细碎碎的小事填满,每天虽忙忙碌碌,却也会感到焦躁不安。 人生可以忙,却不能瞎忙,要把工夫用在重要的事上。1. 经营好家庭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舒适幸福的家,是快乐的源泉。 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其它事
俗话说三十而立,三十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这时候全家人都靠你生活,你也不能再像年轻时肆意妄为。用人生最好的年华去奋斗,方不负此生。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朋友。”一个人的三观如何,一般说来,一半来自他汲取的知识与接触的社会,另一半则来自家庭与朋友。然而更多时候,后者更具有直接引导作用。简单说来,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对于交友,鬼谷子说: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鬼谷子给了四种方法:靠道德结交、靠信仰结交、靠金钱结交,靠美色结交。而立之年后,深交这几种朋友,绝交这种人。深交三种人:1、宅心仁厚之人,可深交言忠行夷,秉志无私,施不求反,情忠而察,貌拙而安者,可深交。—
有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到底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呢?一是思维方式,二是行动和执行力。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的人生“逆袭”之路,就是从“底层思维”的改变开始的。底层思维一:吃独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面对利益的诱惑,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就是,吃独食。而这样独占利益却不与大家分享的人,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藩早期在抵抗太平军时,认为有道义就能感召别人,必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便问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1修心:“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把自己的心修炼成一块海绵,将世界装进心里,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苦难,时刻保持乐观,当世界暗下来,乐观的心就是照亮前路的灯。2惜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似水,一去不返。“朱颜辞镜花辞树”,世间好物大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时光流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旁观者的身份虚耗年华。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3守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楚人言,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人生好比建房屋,诚信就是打地基,地基打得牢,房屋才能建的好。诚信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既要信任他人,也要担得起别人的信任。4自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美玉尚有瑕,人亦存不足。人活世间
古人云:“盛喜之中,勿许人物;盛怒之中,勿答人书。”情绪波动时,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管理好情绪,才能做生活的主人。1喜时不诺狂喜之时,不要轻言承诺,给自己留点余地。一时高兴,不管不顾地在人前夸下海口。应承了做不到的事,过后免不了要左右为难。《礼记》有言:“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嘴上答应别人的要求,实际行动却无法兑现。不如开始就不要答应,这样反而招人的怨恨。古人云:“有求而不许,始虽拂人之意,而终不害乎信,故其怨小;诺人而不践,始虽不拂人意,而终害乎信,故其责大。”别人有求于你,不答应只是拂了别人的情面;答应好的事情没能办到,损害的是自己的诚信。古时候有个美人,名叫褒姒。褒姒一笑顾盼生辉,因而被献给国君周幽王。周幽王得到这位绝世美人,内心狂喜不已。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是《菜根谭》书名的来历,意为“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中透着禅的意蕴,藏着道的机锋、儒的义理,读后使人氤氲蒙蔽的心灵豁然开朗。读懂《菜根谭》经典十句,让心灵豁然开朗,遇见最好的自己。1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菜根谭》【译文】一般人都以处在顺境中高兴,可是君子却能从逆境中发现快乐;一般人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感到忧愁,可是君子的忧愁却是在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产生。这是因为一般人的快乐与忧愁是由自己的情感决定的,而君子的快乐与忧愁却是由理智决定的。【感悟】真正的君子,能在苦难中开出一朵花来。2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