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年轻时,大多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向往热闹与浮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渐渐懂得,许多人,许多事,其实没必要去紧握。 人生是一场断、舍、离,做加法那叫成长,做减法才叫成熟。就如衣服再多,你最爱穿的就那几件。朋友再多,能聊得来的就那几个。人只有变得成熟,才会明白哪些是最爱,哪些是多余,要去断舍离。 正所谓,人一简单就快乐,一繁杂就变老。人活到一定的时候,需要给自己做做减法,丢掉几样东西。01、无休止的忙碌。走过半生,已经到了安身立命的年纪,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身体也开始经不起折腾,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不顾一切的拼命。 如果你一味忙忙碌碌,不拿身体当回事,最终得到了名利财富,却赔上了自己的健康,可谓得不偿失。 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明白它的重要性。人到
苏轼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大家都知道王维的“诗佛”之名,却并非每个人都清楚他在文人画上“一代宗师”的地位。他年少成名状元及第,惊艳盛唐,但是却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山水田园,融于笔墨丹青之间。王维晚年有三幅最重要的山水画,看懂一幅,你便看懂了人生。《江干雪霁图》局部 01 江干雪霁图:后半生,给人生做减法与盛唐的壮丽景象不同,这幅《江干雪霁图》已经完全脱离了其他画派的影响,画中建筑不再规整繁复,山石线条轻松,没有浓墨重彩,一切从简。这便是王维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做最简单的人,吃最简单的饭,过最简单的日子。年轻的时候王维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公元750年。十五岁出游,五十岁依然郁郁不得志的王维赶回家中探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曾经觉得,得到的东西越多,才会越幸福。后来才发现,生活的越简单,反而更轻松。人生下半场,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01、拒绝囤积,是高级的智慧。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我身边的人,好几个有“强迫性囤积症”,具体表现为: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往回买,不管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舍不得丢。买了很久的书,一直没有翻开过,当时只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一时心动。看上一件衣服,想都没想,立刻买下。可买回来之后,穿都没穿就放到了衣柜的一角。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摆设,买回家摆了没几天,就搁置在了角落里,布满灰尘。......最后,看着囤积成堆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一筹莫展。扔掉,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