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寂寞 - 第1页

07月20日

一个人真正变强,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517次
一个人真正变强,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独来独往,才是最好的修行。社会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独来独往,几乎不社交,看着像个远离都市的“远古人”。但,往往这些“不合群”的人,才一次次的给我们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常常有人在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守住了心,看清了自己,蜕变也就来的更快一些。繁华的世界会隐藏真相,而人终将孤独,回归自我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反观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所以,人这一生不必奢求“合群”,独来独往,才是强大的标志。一、强大的人,放弃了无效的社交人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减法。之前听到过一句话:“你买的80%的东西是无用的,你80%的社交是无效的。”时间流逝,繁华落尽,渐渐的我们都发现有些社交只能给你一时的快乐,并不能带给你长足的进步。这些社交,便是“无效的社交”,也就是我们要舍弃的对象。蔡康永,一

07月12日

人到中年,越活越“寡”(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99次
人到中年,越活越“寡”(深度好文)

生活真正的丰富,是朴素与节制。清代学者颜元有一个著名的修身“三寡论”: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寡欲以清心。古人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净化自我,做到寡身、寡言、寡心,从而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深以为然。人至中年,曲高和寡。唯有淡若清风,方能自在安宁,活得超然洒脱。01、寡而不孤,是一种自由。几年前,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曾向我倾诉。他总是感到烦恼焦虑,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哪儿,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只好呼朋唤友热闹一番,也算是一群孤独患者的狂欢了。可是久而久之,他却发现:即使身在人群中,这种孤独感依然像毒液般侵入内心,无法褪去。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书籍《独处的充实》中的一个理论:如何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自我呢?就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他一个人待着时,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

05月06日

静,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05次
静,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心躁动,源于陷入太深,不是陷入迷乱的欢爱,就是陷入欲望的泥沼。“冲动是魔鬼”,轻易被言语刺激,被不平所伤,失去理智、乱了方寸,或许适得其反,于事无补,在茫茫天地中寻不见灵魂的皈依。在熙熙攘攘的红尘里,静下来,用心呵护一朵花开,聆听一段梵音,对外界的吵嚷喧杂不置一言,安祥地享受平淡的幸福,是最好的自我修持。一位禅师说,当修行修到一定的境界,连说话都显得多余了,因为话语聒噪,污染了内心的清静。静是一种悦纳。悦纳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和事,悦纳虚度的那些“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以平常心看镜中浪掷的岁月和潦倒的时光。心是一条小河流,一块石头便激起千层浪,心是一片大海,吞巨轮战舰亦无息无声。静,是一种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从容,是在内心深处抛一个锚定,在深海之中稳稳地沉下去,八面来风,不为所动。有时,静是

04月19日

与灵魂相守的人最踏实!(句句戳心)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167次
与灵魂相守的人最踏实!(句句戳心)

 01 世间之人皆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但是,被他人认可,首先必须被他人理解。可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成长的经历,受到的教育,及追求的目标,也都是各不相同,各有特点的。而那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可能就是孤独者。孤独者只因为曲高和寡,与别人不同,而没有人为之喝彩,更无人追随。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有一句话说:合群是堕落的开始,优秀的开始是独行。世上大凡优秀者,皆是独来独往的,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独,让自己有独立的时间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他不受别人干扰,不为他人的语言所左右。自由的思想让他任意驰骋和徜徉,创造力惊人地爆发。狮子老虎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只有弱等动物,才喜欢群居。阿桑说过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我曾经的

03月22日

周国平:孤独最重要的价值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15次
周国平:孤独最重要的价值

孤独的价值01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事实上,无论活得多么热闹,每个人都必定有最低限度的独处时间

03月07日

悬崖边的一棵树(深度好文)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32次
悬崖边的一棵树(深度好文)

著名诗人曾卓在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中,曾这样写道:“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比起那些生长在园林庭院中的树,悬崖边的树似乎更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虽身处困境,却从未向命运低过头;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向往着自由。贫瘠的土壤,孤独的环境,无情的风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始终打不倒它那颗顽强向上的心。心若向阳,又何惧暗夜。01、站得稳,看得远。生长在悬崖边上的树,时常会遭到狂风骤雨的侵袭。因此,要想生存下去,站得稳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人生亦是如此。人生的路并不好走,脚下坎坎坷坷,头上风风雨雨,没有人知道意外与困难何时降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沉稳一些。只有变得沉稳,才有力量去面对前路的磕磕绊绊,才有

03月02日

王阳明: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252次
王阳明: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王阳明,作为“千古第一完人”,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有句话说的好,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改变自己才能成神。而改变自己,不外乎修身、养性和践行。01揣摩他人,不如端详自己王阳明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友人问他:“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做人之基为修德,修德之重在修心,疑心生暗鬼,便会以己度人。然而,万事万物皆是人内心的投射,我们所看到的不堪,其实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丑陋。苏东坡曾与佛印在林中打坐。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听后很高兴,对着佛印开玩笑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苏东坡得意地向苏小妹报喜。苏小妹捂嘴一笑:“心

02月10日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97次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

01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网络上,曾经有个“一个人做过最孤独的事情排行榜”:夜晚一个人坐公交,看路边不停变换的灯光、树木和行人;听到一句熟悉的歌词,想起从前的一个人,如今却不在自己身边…...这些事情,说起来都带着淡淡的忧伤。但很多网友却不满地说:“我就喜欢孤独,孤独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享受?”是啊,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才是姿态。学会享受孤独,能让一个人活得更加清醒而坚韧,逐渐穿越迷茫,变得越来越强大。著名作家梭罗,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孤独的人。他曾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建造木屋,自己捕鱼,自己种粮食,自己坐在船上吹笛子自娱自乐。他不与任何人产生社交,只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每到晚上,梭罗就非常享受地坐在简

02月10日

人生需要独处,为了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61次
人生需要独处,为了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生命是一朵花,静静地开,悄悄地落。听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群人的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很多人不喜欢独处,他们在一个人的时候,会感到寂寞难耐,茫然失措。于是乎,索性辗转于推杯换盏之间,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却从未与自己的灵魂有过一场促膝长谈,心中的那份宁静也与自己渐行渐远。在这段特殊时期,虽然我们不便出门,不便与人接触。但不意味生活就会枯燥无味,了无生趣。至少我们可以享受这一段宝贵的独处时光。毕竟,人生需要独处的时刻,在独处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回归精神的安宁,找回生命本真的快乐。1、独处,是做回自己很喜欢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独处有一益处,无需对付一些无用的人际关系,不用周旋于别人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