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汤小明(二)| 知识力量削弱的时代,个人何以站立起来

726 人参与  2022年03月14日 21:54  分类 : 商业培训_商业模式_商业财经_商业计划书_商业保险  评论

01

编  辑:

“知产”是一个新概念,为什么是您在这时候提出知产集习社这样的生活实践项目?

汤小明:

做知产集习社最初是基于我自己几十年来在工作、生活中对知识,特别是自我知识产生的困惑。在我想办法给自己的解惑过程中又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也存在这样的困惑,所以有了这样的想法。

  1.知识力量变化引起的追问

前面我举过厨师的例子,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厨师现在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个没经过文学训练的路人甲却可以凭借强大的编辑软件成为备受热捧的网文作者。

知识现身之处不见力量,力量所在之地不见知识。

我自己当过老师、公务员,从事过金融分析的工作,后来又自己开了公司,有成功有失败,我也切身感受到知识的效益在下降,力量在衰减。

我们再不能像从前那样靠一门专业知识安身立命,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些变化让我产生了困惑,想找出一个因由,于是开始了对知识的追问。

知识,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所有的东西方学者都在追问,因为我们的文明就体现在知识上,从社会制度到科技,到财富,到金融,到艺术,知识奠定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知识的力量何以会发生当前的变化?知识与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什么新格局?面对这样的变化人该怎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这种变化我们是否能控制?它又在怎样影响这个世界的现存秩序和发展趋势?

知识滥觞于人类的最初觉醒,它成为文明的基础,又服务于人。

不管是出于追求和平、财富、幸福、自由的目的还是因为责任,我们要开始去对知识进行追问。

在这种追问的过程当中让知识或者死掉或者再活一次,让知识上路,让知识行动起来,不再被遮蔽,让知识介入生活,介入生命。

2.知识过剩遮蔽了人本身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知识过剩,或者说知识泡沫,特别是指由科技、金融和集权产生的知识在大量繁殖,大众被异化成知识的接收器、载体、仓库,甚至垃圾场,而我们还在渴望更多的垃圾。

每天24小时都待在这些垃圾知识当中,这一方面大量消耗了我们个体的鲜活生命,另一方面又遮蔽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独有的知产。

就像每片树叶都不一样,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知产,这种知产是有生命力,能够活动起来,能够在人的行为实践当中发生效益的。这种效益可以反映在挣钱上、读书上、找工作上、婚姻上,等等。

这样属于每个人的知产在哪里?我们要追问,要寻找,要走到这条路上来,把遮蔽的东西、缺失的东西让它打开,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更多的市场,看到更多的集。

我们会在以后细说如何通过训练知觉力去看到集,看到可能性,看到属于自己的知识,以及这个知识如何变成知产,这种知产如何转化成财富的资产或者是幸福的资产,建构自己的自体等等。

这种建构就像过河一样,而知产就是河上的桥梁,修桥的任务则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认识自己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建构自己。这也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有挑战,有风险,需要极大的勇气。

有可能我们一直在认识自己,一直在建构自己,可能最终也没能建构出来,也没能认识清楚,但是只要你走在建构和认识自己的路上,那么你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了,你的收获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关于金钱或是科技、教育、成功、文明,甚至关于一些微妙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都会拥有不一样的体验。

3.我也走在建构自己的路上

为什么我提出知产集习社?并推到这个不太确定的阅读市场去实践、试验,会遭遇到什么?发生什么?首先我自己走在了这条不断认识自己、建构自己的路上,用数字、货币、文字、符号等等。

我们或者自己建构自己,或者就交给他人。交给他人可能会最安全,但也可能最安全的地方就最不安全。

世界一直随着文明的发展有各种知识不断喷涌出来,知识最后一定会显形、现身在多样化中,就如当前语言、游戏、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极大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冲突性、情绪性、多样性,成与败、同与异、争与和、静与动、美与丑、真与假、对与错等等。

4.以多样化的自己应对多样化的世界

如果我无法改变自己,甚或摧毁自己,那么我对现在的自我及这个世界是悲观的,应对这个分裂破碎的世界(旧知识观下),就必须让个体自我也分裂破碎。但这个悲观的潜意识也存在积极的一面,否则就没有悲观了。我们面临着被土豆化……

编  辑:

“土豆化”?一个新词。

汤小明:

我很担心自己变成一个土豆,被土豆化,被消费机器化,被大数据化,而积极乐观就需以主动多样化去拥抱世界的多样化,其产生的撕裂痛苦还是需要自我承担的。

这种多样化过程中的个体同一是什么?和谐是什么?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那个没有窗户又可以映照全世界的实体是什么?那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实体又是什么?

战胜悲观情绪的唯一方法只能是乐观地走在自我建构的路上。

只要我们走在这个路上,即使无法建构出一个很确定的自己,你也可以拥有这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和这个建构的过程就可能让你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你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也参与到了未来世界的多样化建设当中去。

行动的基础是拿出勇气。

因为自我建构这个过程我们要战胜惯性思维,战胜对风险的害怕;我们要在人群中站起来,要有站起来的意识。人类整个的进步和发展过程都伴随着风险,思想、制度、科技、经济的进步从来都是如此。

02

编  辑:

您的这些想法会以什么方式跟读者或者说参与者沟通?他们要如何参与进来?

汤小明: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们走在知识建构的路上,会摧毁一些知识,又会生出一些知识,那是一条由知识转为知产的路。

这个路在哪儿?我们怎么去看见这个路?我们如何能打开自己?如何能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有没有什么样的场景、方式去训练?

希望知产集习社可以是这样的地方。我也很想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确定、准确、高效,像众多的权威、专家、导师在公众媒体所宣称的那样,但是这个计划可能成了乌托邦,也可能只是一个念头,一纸空文,苍白无力。

这是一个集市,是一个知识现身、生产、冲突、和谐的集市,是无法去计划只买什么只卖什么,更无法设计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

因为在这个多元多样化的不确定的宇宙,你是无法去设计的,我们只能看看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生命,发生的界限,发生出来的规则。这些都是实践出来的、做出来的。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里是有活力的、自由的、游戏的,这里是多元多样化的,是一个个集市或隐或显。

个体在哪?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交互了什么?这些都和个体“集”的能力、知觉力有极大关系。

所以更多人的参与、表达是这个集习社的常态。

线上线下,从阅读到游戏,生活到实践,实体场景到虚拟表达等等,科技的、金融的、艺术的、建筑的、哲学的、宗教的,已逝去的和正存在的,康德、老子、贝多芬、曹雪芹、苏翊鸣、谷爱凌等等,都会出现在这个集市中。

这个世界就像一片大森林,森林中的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有时候我们会模仿别人的行为或借助别人的力量走一段,但是最终还得我们自己独立走完。因为每个人的脚都属于自己,你必须一步一步丈量出属于自己的路线,这是责任也是一种权利。

找路的过程可能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有独特的收获和成就,会带来惊异的情感体验、思想震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END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shangye/4327.html

本文标签:汤小明  汤小明简介  汤小明创富法则  汤小明财商培训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