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放榜”之后,父母一定要做到哪3点呢?(越早知道越好)

330 人参与  2024年06月25日 16:05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评论

作者 :儒风君 · 望舒

望子成龙,一直是许多父母的夙愿。

近日,多地高考“出分放榜”,考生和家长们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6月23日,内蒙古一位女生查出分数是669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得掩面哭泣。

女生的母亲表示地说:“超常发挥,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众网友隔着屏幕为她感到高兴。

当然,每个孩子的天资不同、志趣各异。每一次“出分放榜”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3点:

  • 聪明的父母,都会正面认可孩子。 

著名导演姜文,是百花、金鸡双料影帝,还是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他的作品《让子弹飞》,刷新了国内多项票房纪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姜文一直很自卑。

大家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为什么会自卑呢?

姜文曾坦诚布公地表示:自己最大的失败,就是没能和母亲处理好关系。

原来,姜文的母亲是一名教师。在姜文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很严肃。

母亲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对他要求非常严厉,很少夸奖他。

姜文是家里的老大,只要一犯错,母亲总是第一个揍他。

母亲之所以揍他,是想着:只要把老大打好了,两个小的自然就差不了!

姜文很小的时候,常常睡得正香。莫名其妙被母亲从被窝里拉出来,劈头盖脸地教训一顿。

姜文半夜三更睡得稀里糊涂,虽然挨了打,其实也没搞不清自己错在哪里。

高考那年,姜文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若是在其他家里,可谓是天大的喜事。

姜文兴高采烈地跑回家给母亲报喜,万万没想到,母亲接过录取通知书看了看,表情非常漠然。

姜文喜悦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至今,已经成年的姜文每当想起此事,总是黯然神伤:“母亲为什么不肯夸我一句呢?”

姜文多才多艺,但是,无论他拍摄的作品有多好,母亲从来没有夸奖过他一句。

即使他为母亲买了新房子,也没有得到正面认可。

以前,姜文提起母亲时,总是满满的遗憾与悲伤。他始终活在母亲的差评里,一生都有阴影。

如今,在《圆桌派》上,姜文说到母亲怕他没钱,偷偷给他塞钱时,忍不住潸然泪下。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位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可惜,他们母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母亲严格管教孩子没有错,但是如果过于严苛,会导致孩子内心的荒芜。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绝对权威的存在。

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会觉得压抑。长大后,容易自卑,也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

“出分放榜”后,无论成绩如何,记得认可、鼓励孩子。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是孩子喜欢的专业,才能真正唤醒他们的内驱力。

  • 优秀的父母,都明白与孩子好好说话。 

见过类似的镜头吗?

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没考好,顿时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一阵骂:

“看你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像你这么笨、这么愚、这么蠢,考这点分对得起谁?”

做父母的,都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

但是,考试成绩欠佳,要让孩子知道不足在哪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改进。

如果采用恫吓、辱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能适得其反。

如白岩松所说:“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不好好说话,是许多父母的通病。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

“没见过你这么蠢的孩子。”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

这些看似普通的话,其实,都是语言暴力。

父母为了发泄愤怒的情绪,逞一时口舌之快。殊不知,给内心敏感的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中写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法的语气和方式。”

聪明的父母,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他们怀有一颗平常心,鼓励孩子“尽力就好”。积极加以引导,而不是责备。

爱孩子,请从好好说话开始!

“出分放榜”后,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怀一颗平常心看待成绩,人生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没有哪个人因为高考,赢得一生辉煌,或者输掉整个人生。


  • 成功的父母,都懂得教孩子如何体面地输。 

家长在一起时,会经常这样抱怨:

“我家姑娘参加比赛,获奖了高高兴兴;拿不上奖,就哭天抹泪。”

“我家孩子考不到前三名,气得一天不吃饭。”

“我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同学不愿意和他玩。”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很多父母对孩子缺乏一种教育——学会体面地输。

孩子从小到大,总是被教育一定要赢,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大家都耳熟能详。

那么,父母为什么不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十有八九”的能力呢?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如何超越别人,激励他们如何去赢。

但是,很少有父母教育孩子如何体面地去输。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起来最后的赢,欣赏一路美丽的风景,收获队友们的友谊,其实更为重要。

毕竟,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赢!

中国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少年强,则国强。在竞技体育中会遇到失败,要学会怎样再爬起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功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教会孩子体面地对待输赢。

“出分放榜”后,即使孩子的成绩不尽人意,也不必太介意。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人生,才是一场持久的高考,需要用一生来完成。

202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祝福广大的莘莘学子心想事成、万事顺遂!陪伴孩子寒窗苦读十二载,向所有高三的父母们道一声“辛苦了”!

最后,祝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够与孩子沟通顺畅、好好说话、教会孩子体面地输!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9274.html

本文标签:高考之后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