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一个有归属感的社群:需要做好这些?

829 人参与  2019年12月15日 14:44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评论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运营的社群越来越多,但能聊的却越来越少。所以,如何运营好一个高活跃度、有归属感的社群,也是一件非常需要下功夫的事情,所以,如何运营一个高活跃度、有归属感的社群,也是一件非常下功夫的事情。

如果要想把社群运营出一种“归属感”,你可能需要懂得这些......

一、搞清楚动机

自打开始玩起了微信,相信很多人的微信号里面一下子多了各种各样的群:公司群、小组讨论群、各种同学群、兴趣群等等。

大家不妨从这些群出发,试着分析每个人加群的动机在哪里?

1.感情联络:亲戚、朋友、同学间;

2.学习提升:寻找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3.宣传推广:宣传公司的产品、服务,又或者个人品牌;

4.社交/人脉资源:认识不同的人;

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项目小组,部门;

6.兴趣爱好:游戏、音乐、电影等不同兴趣

从以上比较常见的6种动机来讲,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既在获得目的及不甚其扰的情况下不断循环,进群退群已经是常态了。

而关于那些亲戚、朋友、同学、自身需求的群,哪怕不聊天,却会选择让这些群在列表里一直保存下去。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对亲戚、朋友、同学有感情,有着一种记忆基础,而这种记忆基础会带给我们一种归属感,使得里面的人在脑海里都根植了这类“社群”的概念。

也许有人说,非要亲戚、朋友、同学群才这样吗?

当然不是!像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香蜜会、樊登读书会等,都具备这种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强烈,但它就是会让你有身处其中的感觉,让你深切感受到你们是同属一个圈子。

所以,一个理想的社群应该是让成员具有归属感的,而具备这种归属感的前提是:运营者需要搞清每个成员入群的动机。

二、设置圈子

当你搞清楚了最重要的动机时,之后社群的人员数量就会得到一定的增长,而当成员数量达到一个合适的程度时,运营者就应该去设置一个社群的圈子。

这其中,社群圈子的“目标”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目标

对于社群来说,一个清晰的目标既可以让社群有清晰的定位,还能不断地进行明确、反复强调。

比如一个品牌发起的一场马拉松活动,聚集起一群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定时间定场地就能完成一场夜跑,那么这个群体的目标就会很明确。

又比如一个电商资源交流群,每个人都在不同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只要需要某个资源对接,一定会有人回应。

但通常90%的社群并没有明确目标!

很多运营者建立了这类社群后,就开始漫无目的地聊了。他们认为,互联网这么方便,人跟人之间可以自来熟,加微信、发名片、设置备注名称,然后就可以自由对接了。

实际上呢?除了极少数人在“泛”加好友外,群成员几乎零交流,这里的零交流指的是以运营者运营社群初心为基础的,具有相同属性、兴趣的交流。

但这并不是成员们懒,不愿主动交际,而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对于社交是有心理防线的,当他不了解一个人或没兴趣的时候、当他觉得无法为自己提供价值的时候,就不会产生交流。

2、管理

目标是目标,愿景是愿景,但终归还是得有实实在在去执行的人,所以运营一个社群,就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

这个管理并非特指一个群主,目前社会上也没有专职群主的岗位,因为这样的投入不值得,也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但很多社群往往就只设置一个群主,这个时候,群主(运营者)就会孤掌难鸣了:群内说话经常没人回应,或者说话提问的太多疲于应对,产生两极化的情况。

所以,此时社群需要设置多几个管理人员来进行辅助管理,并且还要物色其中优秀的、活跃的给予物质、精神激励。(注意,一定要有激励,这是很必要也很现实的。)

或者可以提拔社群里特别活跃的成员,选择其中比较突出的让他们当了管理员。

三、制定规则、培养习惯

当确认一个目标之后,运营者需要思考如何开展后续工作,并且在开展后续工作的过程中,着重培养成员对社群的基础认知与习惯养成。

比如某知名自媒体大号,培养了一大群粉丝,粉丝每天在群里分享新鲜事、八卦事,这种分享已成习惯,然后这些素材就会成为自媒体的内容输出。

除了培养习惯以外,运营者还需要制定社群的相关规则。相信很多社群规都会明文规定不许发广告、备注地方+职业+姓名、不许私拉人等,但大部分群规形同虚设,久而久之还是有人违规。

其中原因在于这些社群除了设定硬性规则外,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其中就包括对群员的认知和习惯培养。

那么如何去平衡这两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话题

定期的话题讨论一定要具备仪式感,比如今天社群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将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予激励,让群成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

2、互动

互动非常重要,除了平常社群内群成员的互动,运营者还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请几位嘉宾回来针对某个领域的话题进行分享。

同时社群运营也可以结合小部分营销推广的概念,嘉宾分享之前,可以做一下相关的推广预告。

3、参与

“参与”的方式就是聚集一群核心种子用户,为企业品牌产品的研发提供使用反馈、意见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为品牌宣传,达成一个推广渠道,进而使用户获得参与感。

总 结

归属感其实是一个很难形容的感觉,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对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313.html

本文标签:社群营销  社群运营  圈子营销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酒店vi设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JJ租号金币回收|帮美记|传奇|中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