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大多数都是三个字。而且很大一部分人中间一字代表着辈分,最后一字才真正属于自己的。就像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兄弟,有曾国华、曾国荃;著名将领张学良的兄弟,有学铭、学思、学森、学浚、学英、学铨等。也有的以最后一个字为辈分,就如鲁迅三兄弟分别是周作人、周树人和周建人。
事实上,名字所包含的艺术,正是国人审美的呈现。
寄托长辈的期望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杨康的遗腹子取名。鉴于杨康终因自己的过失而死,遂取名杨过。有过即改,所以取字为“改之”。大侠郭靖希望杨过能谨记父亲杨康的过失,做一个堂堂正正之人。
可以说,神雕侠的名与字,寄托着长辈的期望。
同是金庸武侠小说的《神雕侠侣》中,正在力守襄阳城的郭靖与黄蓉喜得龙凤胎。于是,女孩取名郭襄,男孩取名郭破虏,期待能够守住襄阳城,继而驱除鞑虏。
历史上,以“偶像”名为子取名的,当属陆游的母亲唐氏。陆游母亲崇拜那位写下“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秦观秦少游,寄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也能写下流传千古的诗歌。于是,把秦观的名和字互换,取名陆游字务观。最终陆游不负期望,一生流传下九千余首诗歌。
名字里的中庸之道
如果走得太快,退一步就可以了。这就是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名字”哲学:韩愈,字退之。“愈”可作胜出、超出之意,而“退之”,则是急流勇退之意。韩愈一生几度浮沉,但他懂得急流勇退,成就一代文宗。
同为散文大家,朱自清,字佩弦。“佩弦”是为何意?
早在两千年前,韩非子有言:“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韦是熟牛皮,手感软弱。性情急躁之人,手摸熟牛皮,就能慢慢变得从容淡定。弦是紧绷的弓弦,性情迟缓之人拨弄弓弦,能够变得阳刚迅猛。由此可以判断朱自清幼时性糯,以“佩弦”为字诫勉。成年后的朱自清,积极参加各项民主运动,成为时代标杆。
经典中寻一生之雅
据说很多人都喜欢从《诗经》和《楚辞》中取名,像梁思成的名字来自《诗经·商颂》中的“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其中“思成”即成功圆满之意。
秦始皇长子扶苏,名字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字孔明,出自《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的“祀事孔明”之句,意为处事“完备周详”。
现代作家戴望舒的名字,出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使月神望舒在前面开路啊,让风伯奔跑于后。
当代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名字出自《九章》:“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意思是,怀抱美玉,手握宝石啊,身处困境,不知向谁展示。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昭烈帝,字“玄德”,出自《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张而不宰,是谓“玄德”。在这里,“玄德”是极大极深远的“德”。
同为《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字仲谋,周瑜字公瑾,都是各有寓意。
……
名字是伴随一生的个人招牌,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审美和艺术,呈现出的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底蕴,以及父辈祖辈对孩子的期望。名字要符合音律,读起来优雅动听……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