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聂隐娘
苏轼曾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丐,眼前全是好人。
在他眼中,世间没有一个坏人。
可是,苏轼却骂过一个唐代诗人。
那一年,苏轼游庐山,读到一首唐代诗人写的《庐山瀑布》,很是生气,写下一首骂人的诗,骂得太狠了,结尾14个字骂到怀疑人生。
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骂的是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诗。
一提到庐山瀑布,所有人都会背出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说,庐山瀑布好似银河落入人间。
够浪漫,够飘逸,无人不赞李白超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诗才。
从此,庐山瀑布声名远扬。
李白去世40多年后,又有一位诗人来到庐山。
他叫徐凝。
和李白一样,他同样被庐山奇妙的风景吸引,庐山瀑布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赞叹之余,徐凝写下一首《庐山瀑布》,全诗为: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在千仞高的山壁上,瀑布直直落下,如雷一般奔入江中,没有一刻停息。
从古至今,瀑布如白色的绢布飞动,划破青山之色,可见瀑布的力道。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是其中的名句,据说,白居易非常喜欢这一句。
《唐摭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经常和文人士子聚会,谈诗论文。
张祜很自负,和徐凝有矛盾。
一次聚会,张祜先到,徐凝后到,白居易就说:你俩怎么闹矛盾呢?
张祜:我诗写得最好,大家没意见吧。
徐凝不服气,就问:你写过什么佳句呀?
张祜得意地说: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出自《甘露寺》诗。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出自《金山寺》诗。
徐凝说:好倒是好,就是不如我那一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张祜愣在原地,后来,白居易推荐徐凝,没有推荐张祜,可见他对徐凝的赞赏。
白居易喜爱,苏轼却认为这是一首恶诗。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被贬到黄州四年的苏轼迎来“解封”,宋神宗将他调到汝州。
临行前,苏轼从黄州出发到江西去看望被贬高安的弟弟苏辙,途经九江时游览了庐山。
在《东坡志林》中,苏轼写道: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
庐山景色奇秀,苏轼叹为观止,沉醉在庐山的秀美之中。
在庐山,苏轼读到了一本记载了庐山地理和人文的书籍,名为《庐山记》。
书中记载了李白和徐凝写庐山瀑布的诗。
苏轼一看,笑出了声,当他走到开元寺时,主僧向他求诗,苏轼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诗的题目很长。
苏轼毫不掩饰对徐凝和此诗的憎恶。
苏轼说:徐凝的“一条界破青山色”又俗又浅陋,徐凝还编了个故事,说白居易称赞此诗,说别的诗“赛不得”。
白居易是苏轼的偶像,自然容不得别人诋毁偶像。
苏轼为白居易辩白:白居易的诗虽然浅显,但还不至于这么俗气。
苏轼于是提笔写下这首绝句: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天帝派银河落到人间,古往今来,只有李白的诗写得最好。
瀑布飞流下来,溅起水花无数,也洗不干净徐凝的这首恶诗。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骂得真是有些重了。
此后,骂的人不止一个。
南宋吴聿的《观林诗话》中说:孙兴公《天台山赋》有“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之语,为当时所推。至徐凝作《庐山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盖亦用瀑布“界道”之语,乃尔鄙恶。
徐凝借用了魏晋孙绰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句中的“界道”,吴聿称其“鄙恶”。
清代学者胡寿芝为徐凝叫屈,他说:自东坡憎其《庐山瀑布》“一条界破青山色”,谓是恶诗,人遂劣之。此诗只平直,何便至恶?乐天置张承吉取为解首,固独有心赏。
回头再看徐凝的这首诗: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平心而论,徐凝的诗固然不如李白诗雄阔飘逸,如神仙化境,只是描述了庐山瀑布的形貌,很形象,但也不至于是恶诗。
苏轼评此诗为“恶诗”,作为宋代大文豪,站在自己的角度,无可厚非。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苏轼也是如此。
苏轼评此诗时,徐凝已经去世了约220多年,没有看到苏轼的恶评。
人一生,会面对很多恶评,路遥也曾面对过“恶评”。
1982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轰动全国,成为知名的作家。
1986年初,路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信心满满。
他期待能在《当代》杂志上发表,可是,主编看完《平凡的世界》,却将稿件退了回来。
“就是啰嗦,故事一点悬念也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很难往下看。”
路遥很失落,又将稿子递给了《作家》的主编,读了不到三分之一,又被退了回来。
“这本书不行,不适应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恋土派’”。
接连被两个资深的杂志主编退稿,路遥有些失落,但他还是想让读者来评价。
终于,《花城》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
1986年12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顺利出版,可读者和业内的反响“都一般”。
路遥有些失落却没放弃,他到广州体验生活,为《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积累素材,他坚信第二部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而《平凡的世界》注定不平凡。
后来的事,大家知道了,有质疑,有批评,但是,《平凡的世界》最终得到了读者和业内的认可。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路遥兴奋地说:“成了!成了!”
了解了路遥在文学创作路上遇到的诸多坎坷和否定,更能感受到他的辉煌与黯淡、脆弱与坚强。
人生一世,会面对无数恶评,也许来自陌生人,也许来自权威,甚至来自亲人。
不管人们把你评价得多么低,愿你依然有勇气说一句:我将永不停息前进的脚步。
愿以自己渺小而卑微的力量,去对抗这无常的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