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假正经”的男人,年少时读不懂,读懂已是中年人

258 人参与  2024年06月28日 10:22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聂隐娘

高考已经结束了,有媒体撰文:贾宝玉,今年高考最大的赢家。

众所周知,今年的高考语文甲卷中,引用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红楼梦》一度冲上热搜,引起热议。

人人都在谈论贾宝玉,而儒风君独独想夸一夸他的父亲贾政。

在《红楼梦》中,贾政是一个不讨喜的人物。

严厉的父亲?专制的家长?虚伪的人?还有人说他“假正经”。

小时候,我也这样认为,长大后,再看《红楼梦》,发现错得太离谱。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出自《红楼梦》第十五回。

大观园建成了,贾政带着一帮读书人,叫上儿子贾宝玉,给大观园里的亭台楼阁题匾额、拟对联。

每次读到这里,都把心提到嗓子眼。

贾政不是在训斥宝玉,就是在训斥宝玉的路上。

宝玉主动说话,贾政说:问你了吗?

宝玉一言不发,贾政说:该你说话的时候,你不说话,等人求你吗?

像极了小时候,和严厉的父亲在一起的感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喘口气都怕惊到他。

“严厉”的外表下,贾政对待儿女,很贴心。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回,贾政对贾宝玉是没几句好话。

这一回里,贾政“喝”了贾宝玉6次,还时不时否定他。

贾宝玉给园中水闸取名“沁芳”,贾政说:“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贾宝玉所拟的题目,贾政全部采用了。

贾元春元宵节回家来,贾政告诉元春: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宝玉的进步,令贾元春十分欣慰。

要知道,贾元春是宝玉的长姐,小的时候,是她教贾宝玉认字启蒙的。

所以,大观园的亭台楼阁,贾政全部采用了宝玉的创意,既彰显了儿子,也抚慰了女儿。

这样懂儿女的爸爸,不要太贴心。

贾政迂腐专制吗?

林黛玉会说:说我舅舅迂腐专制,我第一个不赞成。

在《红楼梦》七十六回,林黛玉给史湘云透露了这样一件事。

原来,园子刚建成时,宝玉题了很多亭台楼阁,但并没有全部题完。

林黛玉与姐妹们一起把没有起名的亭台楼阁,拟了名字,写了出处,写了房屋的坐落,一起送到宫里,给元春看。

元春看完,又送出来,给贾政看。

贾政一看,非常喜欢,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

林黛玉拟的名字,一个字也没改,贾政全采用了。

“凹晶馆”、“凸碧堂”这两个名字就是林黛玉取的。

贾政还是很有品位的,他认可姐妹们的才华,并实地引用,表达自己的赞赏。

谁还会说贾政是一个专制迂腐的人呢?

他不是假正经,他是真正经。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府的老爷少爷们,多少都有些不良嗜好。

贾赦好色,一大把年纪老想着娶小老婆,贾琏、贾珍飞鹰走狗,赌牌玩乐……

只有贾政,没什么不良嗜好,每天也就上上班,要不然就和几个清客一起,聊聊天,或者找来宝玉,训斥一番。

经常看到有人评论贾政是个“假正经”,翻遍前八十回,也没有贾政与人厮混、聚众赌博等不良的纪录,堪称《红楼梦》男人中的一股“清流”。

打宝玉的时候,贾母特别生气,贾政一下子就跪下了,属实孝子了。

一个合格的父亲,即使不能成为孩子的骄傲,也不应该让孩子感到屈辱,贾政做到了这一点。

许多人讨厌贾政,是因为他曾下狠手打宝玉。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忠顺王府的长史上门来找宝玉,问蒋玉菡的下落。

贾宝玉刚开始嘴硬,打马虎眼,声称不认识蒋玉菡。

来人却透露出贾宝玉曾和蒋玉菡互换腰带的事,气得贾政目瞪口歪。

送走长史之后,贾政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小厮们不敢下重手,打了十几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王夫人赶来求情,贾政越生气了,又抢着打了好几板子。

宝玉着实被打惨了,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的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去,由臂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真是狠心的父亲。

可事实上呢?

贾宝玉和王府的戏子瞎混,于他来说是游戏,于家族来说,也许会是灾祸的起源。

贾政不是严厉,而是贾宝玉确实该管教了。

人总要长大,飞鹰走狗、嬉笑玩闹,延续不了家族的荣光,一旦家族败落,宝玉又如何自处呢?

唯有用功读书,走上仕途,家族才有延续的希望。

君不见,忠顺王府的人嚣张地走了,贾政连忙送了出去。

当贾家落败,亲人四散,贾宝玉看着白茫茫一片大地时,也许才会体会到贾政的良苦用心吧。

小时候,周杰伦也曾被母亲严厉地教导过。

周杰伦曾说:自己学琴,是被逼的。

小时候,自己学过画画,学了一阵放弃了,后来改学钢琴。

为了不让周杰伦重蹈覆辙,妈妈对他十分严厉。

周杰伦回忆时说:“我每次练琴时,妈妈就拿藤条站在后面。”

周杰伦年纪小,很调皮,弹琴磨磨蹭蹭,听着外面小朋友在玩,总是分心。

当周杰伦分心之时,就会尝到藤条的滋味。

“如果说我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都是那根藤条逼出来的。”

小时候,不理解,甚至责怪妈妈,长大后,才明白,那些年藤条下的练出的技能,让自己有了更光明的未来。

也许,人到中年,才会读懂贾政。

只有当自己老了,当了父母,越能原谅父母的不完美,也更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苦心。

《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父亲,面对女儿偏心的质问,回答道: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年轻时,看所有人都是坏人,年纪大了,看所有人都是好人。

年纪越大,越能看到各种人性背后的不容易,于是越慈悲,越能体会父母的不易,越能接受生活的不平。

总是在长大后才会理解父亲,总是在长大后,才能宽容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300.html

本文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  高考作文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