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慈怀读书会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大学刚毕业进入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工厂,踏踏实实干了几年,白手起家,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在他事业的高峰,罹患胃癌,治疗痊愈后,宣布退休。
后来,又临危受命,以零薪水出任日本航空公司的CEO,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带领日航做到了三个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这个人就是日本经营之圣、人生之师稻盛和夫。
大家总惊叹于稻盛和夫取得的成就,也好奇他之所以能成事的法宝。
在《成法》里,稻盛和夫把自己80多年的人生哲学、60多年的经营智慧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稻盛和夫的“成事之法”。
《成法》是稻盛和夫继《活法》《干法》后,又一集毕生心血之大成的代表作。
现在,就跟兹心一起看看,如何向稻盛和夫学习,做一个持续精进的成事者吧。
1
极度认真地活着
是面对人生最好的态度
稻盛和夫大学毕业时,进了一家快倒闭的企业。
为此,稻盛和夫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满腹牢骚,甚至想辞职。
直到有一天,稻盛和夫问自己,“我非辞职不可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然而,他却一直没找到答案。
也就在这时,稻盛和夫觉得如果仅仅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
于是,他告诉自己,既然我还没找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那就先留在这家公司,认真工作再说。
正是这个决定,让稻盛和夫不再发牢骚,每天认认真真地工作。还让稻盛和夫在不到25岁的年纪,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了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
从失意落魄到明朗顺利,究竟是什么让稻盛和夫的人生发生了这样神奇的转变呢?
稻盛和夫认为是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要想度过充实美好的人生,就不能无谓地担心没有发生的事,也无须对将来感到不安,而是要拼命努力,全神贯注地活好当下这个瞬间,这才是关键。
这让兹心想起了《心灵奇旅》这部电影。
主人公一辈子都在追寻梦想,但后来的一番“灵魂之旅”让他意识到,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很多时候,极度认真地活着,就是最好的人生活法。
2
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稻盛和夫在创业初期,为了拿到客户的订单,专门挑那些其他公司接不了的订单来做,有时还会主动向客户提出产品预想。
这时客户往往就很心动,询问稻盛和夫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做好。
实际上,以当时公司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到这样的产品,但稻盛和夫却回答说,“到今年6月底为止,打算做3个左右的样品。”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他拿下了订单。
你可能会说,稻盛和夫不是说谎吗?明明和客户谈订单的时候,技术并不成熟,能否制做出预想的产品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呢。
但说来也怪,就是因为这样的“谎话”,稻盛和夫的公司才能一次次研发出新技术、生产出新产品。
为什么一句“谎话”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呢?
这就涉及到稻盛和夫一直崇尚的一个人生方程式:人生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当我们拥有把正确的事情贯彻到底的思维,再加上做事的热情和能力,我们自然就会全力以赴地去做。
当我们全力以赴时,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如果抱着“我尝试看看,到时候看结果”的想法,绝对不会成功。
这兹心想起一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想要一件事做不做得成,我们先要“尽人事”,而如何“尽人事”呢?
大概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
唯有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听天命”。
3
不同的思维
造就不同的人生
稻盛和夫要升入国民学校高等科的那一年,患上了肺结核。
在那个年代,肺结核被视为不治之症,稻盛和夫的叔叔就因肺结核去世。
这让稻盛和夫想起,自己小时候就因为叔叔患上肺结核,而排斥和他接触。每次经过叔叔的小屋,都捂着鼻子跑步通过。
但稻盛和夫的哥哥对此却毫不在意,认为“哪有这么容易传染上”,照顾叔叔的父亲也不以为意。
到头来,稻盛和夫的父亲和哥哥都没染上病,反而是最小心的稻盛和夫患病了。
对于这段经历,稻盛和夫说,“是自己躲避疾病、厌恶疾病的脆弱之心,反而招来了疾病。”
虽说人生既有巅峰亦有低谷,但不论大风大浪,成败福祸,都是自己的心态所招致的。
命运可以被改变,一切都在于我们的意志和心态。
消极的思想必将塑造出消极的现实。
反之,积极的思想便会塑造出积极的现实。
这就像我们熟悉的“半杯水”的故事。
水都是半杯,但不同的人看,就会有不同的观感,从而导致不同的结局。
所以,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想法,将会让现实发生巨大的改变。
如果你想让人生出现转机,就应该先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请相信,人生是由我们自己的认知所创造出来的。
4
成功和失败都是考验
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66年,稻盛和夫的公司在与德国的代表性企业卢臣泰公司和德格萨公司同场竞标的情况下,成功获得了IBM公司2500万个IC叠层电路基板的订单,全体员工欣喜若狂。
然而没高兴多久,他们就发现IBM的产品规格苛刻得叫人难以置信,不论试制多少次,产品屡次被客户判定为不良品而退回厂里。
虽说这次事件的最后结果是,京瓷终于成功地研发出满足IBM苛刻要求的产品,并顺利交货。
但这件事却让稻盛和夫明白,对一个人来说,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同样是人生的考验。
稻盛先生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成为人生的赢家还是输家,全部取决于是否能够经受这一考验。
兹心也曾遇到过不少“失败”的事儿。
但过几年抑或是过一阵子之后再看,那些“失败”的事显得那么不足挂齿,有的还成为我之后成功的良好基石。
所以,不要夸大成功或失败。
关键是,我们应该明白,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每当经历成功或失败时,要知道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接受考验。
要想不陷入真正的失败,获得人生真正的成功,就应该首先将人生中的一切都视作考验,一心一意磨炼自己的人格。
5
以读书耕耘心田
磨炼心性
稻盛和夫很喜欢读书。
他无论工作多忙,都会见缝插针,在工作的间隙读书。不管夜里多晚,哪怕是在和客户喝完酒之后,他回到家也一定会读书。
他的枕边堆着许多哲学或中国古代经典的书籍,每日睡前他必定要读上几页。
现在,乐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走进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大多都是“低头一族”,忙着看手机。
许多人觉得没有时间读书。但其实,只要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我们就会意外地发现能挤出不少读书的时间。
哪怕只读上短短几分钟,我们也能体会到心灵被打动的感觉。
兹心有的时候下班回到家,觉得整个人很疲累,还有点心烦意乱。
神奇的是,只要拿起书来,读上几页,思绪便慢慢地平稳下来。每次都很管用。
英国思想家詹姆斯·艾伦将人的心灵比喻为庭园。自己的庭园是杂草丛生,还是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全部取决于对庭园的呵护与修整。
而读书是最好的养护人类心灵的方法。
通过书籍,我们能体验别人的经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通过读书,我们能反省自身,和过去的伟人们共同创造出自己别样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通过书籍,我们能耕耘心田、磨炼心性。
6
稻盛和夫说过,人生是为心的修行而设立的道场。
这一生,除了自己努力,谁都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想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关键的是持续付出彻彻底底的努力,直到实际“做到”为止。
不是随随便便的努力,而是彻底投入,直到“做到”为止。
就像那句话:你只管努力,要努力到神灵和老天爷都要情不自禁帮助你。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要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就要认真过好每一天。
毕竟,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