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是因为想太多

1085 人参与  2021年04月26日 20:49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评论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

烦恼的事情天天都会有,就像野花没有人种,却年年都会长出来一样。

现代人累,主要是因为想的太多,想的多,烦恼就多。爱思考是一个优点,但是想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煎熬,甚至是一场灾难。

人生80%的烦恼,是因为想太多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人问农夫:你种麦子了吗?

农夫唉声叹气:还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了吗?

农夫继续叹气:也没有,我怕棉花生虫。

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答道:什么也没种,我必须万无一失。

许多时候,真正让一个人心烦的,根本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内心对这件事的想法。

就像这位农夫,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却杞人忧天,担心这个忧虑那个,提前自我创造了痛苦。

“近代书圣”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磨难,却始终都能保持着一种气定神闲的恬淡姿态。

秘诀,正是因为他想得少。

在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副对联用来警示自己: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想得少了,烦恼就少了。

周国平说:如果痛苦,只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正如古训所言:

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image.png


别想太多,做了再说

古人说:筑室道谋,三年不成。

意思是说,如果你要盖一栋房子,跟每一个路过的人讨论,那三年也建不成。

凡事不想一想就去做,叫做莽撞,容易出现错误,想想再做,也是负责任的表现,值得学习。

但如果遇事总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就会导致束手束脚,甚至到最后可能会一事无成。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但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再,斯可以。

《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就是说:想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想太多。

季文子做事,总是想很多次,反复考虑后才行动。

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再,就是两次的意思)就可以了。

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一旦思考得太多,就会发现处处是矛盾,让人思绪混乱,更理不清事情的脉络,甚至陷入紧张焦虑。

能治愈这种焦虑的,唯有起身行动。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做了才能有结果。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在本该奋起直追的时候,被“想太多”困住了前进的脚步。

当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如内心少纠结一点,努力做好眼前的小事,告诉自己:凡事尽力就行,其他的交给命运。

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心态对了,事就顺了

在这世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忧喜参半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即便是王阳明也在所难免。

当年王阳明谪居龙场,他发现这是个瘴气弥漫,民风野蛮愚昧的地方,他只能在山洞安身,靠野菜充饥。

如此不利的处境,也曾让王阳明心中不是滋味,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选择用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次遭遇。

王阳明用积极的方式对抗瘴气,并且亲手为自己设计搭建了“何陋轩”和“玩易窝”。

龙场没有变成一个消沉之地,反倒成了王阳明静心开悟,立地成圣的幸运之地。

人生的智慧大体如此,让我们感到最绝望的时候,也正是磨炼自己的大好时机。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现状的抱怨上,倒不如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心态对了,事就顺了,走过眼下的困境,人生总有柳暗花明的可能。

实际上,打垮我们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不是瘴气,不是饥饿,情绪失控,心态消极,看不开,放不下,才是让人陷入绝境的真正原因。

人生这场盛宴,真正让人铭记的,不是到口的美味,而是萦绕在心的滋味;人生真正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没有谁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小事想多了,头疼;大事想多了,心累;烂事想多了,痛苦。

复杂的事看开点,难熬的事看淡点,无论发生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坦然面对,尽力而为,自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3583.html

本文标签:好文章线上  想的太多的人活得太痛苦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抖音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