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净空老法师讲解(046)

1463 人参与  2022年02月10日 17:39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评论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几天,我们都在谈【忠孝】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实在说认识的人并不多,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两个字所表的义趣,人就愈来愈少了,我们也是限于时间,只能做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这么一个简单的提示,诸位如果能够细心去体会,这两个字包括了一切佛法。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甚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不能超越这两个字。「孝」是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体相,「忠」是讲它的大用。要以《华严经》的经题来说,「忠孝」两个字就是经题上的「大方广」,「忠」这一个字就是「佛华严」;孝是大方广,忠就是佛华严。所以它含义无尽的深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大藏教的经典,就是这两个字详细发挥。「忠孝」两个字做圆满了,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如来究竟的果地。个人成圣成贤,家庭和合,社会安详,一切众生都能和睦相处,离开这两个字都做不到,所以这两个字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

古人说「一家仁,一国仁」,仁是仁爱之仁。「仁」这个字也是会意,是什么意思?仁爱就是众生,所以这个字的显示是二人,不是一人,有我还有别人,自他是一体,自他不二,这是仁表的意思。宗门有一句话说,「识得一,万事毕」,佛法常说「入不二法门」,真正「识得一」、「入不二法门」,这个人才是仁者。佛家称人,称为仁者,这个称呼是极为尊敬,佛在经典里面称菩萨为仁者。我们从字面上来看,仁慈的人,只有菩萨才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我们要一家都做到仁爱,诸位要知道,「仁爱」比「亲爱」意思又不一样。亲爱是从情上建立的,感情深厚;仁爱是从理上建立的,知道是自他不二,万法一体,那个爱心是从理上,从心性里面流露出来,那是真爱,永恒不变。别人爱我,我也爱他;别人不爱我,我还是爱他;别人以善心对我,我以善心对他;他以不善心对我,我还是以善心对他。那是菩萨,那是仁爱,不是通常讲的亲爱能够相比的。

情是多变的,所以从情生出来的爱心是无常的。爱会变成厌,会变成恨。这些事情,我想诸位同修都很容易了解,现在社会上大家看看就知道。有多少人初结合的时候是好朋友,男女结合的时候,恩爱变成夫妻,但是没多久离婚了,变成冤家,变成对头,朋友变成敌人,太多太多了。什么原因?恩爱的结合是感情的,表面看的是不错,里面问题复杂了,所以它不是恒久的。佛菩萨爱心是永恒的、不变的,为什么?表里一如,表是平等的,内是清净的,没有问题。这是我们的自性,这才是我们本来面目。学佛无非是恢复自性,恢复本来面目而已。今天世界不平,人心不平,我心平,我的世界平。以我的平等心、平等观,清净法界,入众生法界,得大自在,《华严》说的「无障碍的法界」。这完全在个人的修养,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的一生。诸位想想,这是多么幸福,多么圆满,人生的意义价值就在此地。


我说「一生」,这是随俗说,如果真实说,那是永恒的。生命是永恒的,世间人迷惑了,以为有生死,明白人知道没有生死。生死是一回什么事情?生死是转变,因与果的转变。转变是必然的、是肯定的,所有一切万物都在变,哪一法不变?除了真性之外,都在变。而且你要晓得,刹那在变,刹那不住,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又变成果,永远在循环不住,你能够觉察到这个真相,生死就了了。佛家常讲「了生死」,了是明了,对于生死这个事实真相,你彻底明了了。明了的人,转变自在,我们佛法有说「乘愿再来」、「愿力受身」、「诸佛菩萨应化世间」,那个转变是自在的。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不知道这转变的事实,在这里面打妄想,起分别、起执着,分别执着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愈转就愈不善,愈转愈不好,不会转。这是说生死流转的一个事相。

这几天,也许诸位同修从计算机里面看到,外国人讲我们这个世界灾难的讯息。有很多同修看了之后,心里面慌张,无所适从,来问我。我告诉他,如果世间真的会有这么大的灾难,你相不相信有许许多多佛菩萨应化在我们中国,在世界亦复如是。最近的一位我们知道,印光大师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有没有给我们透过这个讯息?有,《文钞》里面说得太多了,说有很严重、很大的灾难。这个灾难有没有救?有救。他老人家教给我们《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能够依照这三本书去修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这个基础上老实念佛,这个灾难就化解了。为什么能化解?佛在经上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曾经读过,「一切法从心想生」,人心天天想恶事,天天造恶行,感召得来的就是灾难。如果从心地里面把恶断掉,想善、想好的,我们最近几年提倡「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劫难就转过来了。

为什么不肯学好?学好从哪里学起?从「不自欺,不欺人」开始。如果还是自欺欺人,你所做的都是假的,你这个劫难转不过来。我常劝人,佛教给我们要破四相,破四相并不是对于高级修行人说的,诸位在《金刚经》上仔细去看,小乘须陀洹就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就开始了。须陀洹他自己不以为他自己证得须陀洹,这就是离四相。我们对于「我、人、众生、寿者」,有这样坚固的执着分别,佛法的门都入不进去,初果是入门。要是像学校念书一样,是小学一年级,才入学。大乘法里面,五十一个菩萨次第是初信位的菩萨,四相要不舍离,初信位的菩萨你都不够格,你学佛学得再好,也不过是「名字位」中,有名无实。从前李炳老常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为什么?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是轮回业。学的是佛法,讲的是佛法,造的是轮回业,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我们转不过来?我们自己的罪业太重,无量劫来烦恼习气断不掉,表面上做的好象布施、持戒、忍辱,像那个样子,里面心里像大火、猛火一样,不是平静的。佛法的殊胜,殊胜在内部功夫做起,它叫内学。烦恼火怎么样能够把它熄掉,化为清凉?智慧。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般若」用了二十二年。唯有真实智慧,才能做到「真诚、清净、平等、觉悟、慈悲」,没有真实智慧,纵然做到了,那是外表,那是一个假相,不是真实的。假相,虽然也可爱,早晚会被人揭穿,你自己不能修行证果,那是伪装的、是仿冒的,不是真实的。真实,你就晓得决定不能离开「戒定慧」。「戒」,印光大师给我们提示,最浅显的、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不能不做到。五戒十善就能改造命运,就能够消除劫难。如果想成佛,如果想出离六道轮回,想证圣果,那个基础就是「净业三福」。所以眼前虽然有众多的灾难,只要真正努力去学五戒十善,这个灾难就能避免。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就提倡这桩事情,「五戒十善,老实念佛」。

你们看看,他老人家一生做的是什么?他的口号十六个字,他真做到;「敦伦尽份,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印光大师一生就这十六个字,真做到了,做得圆圆满满。敦伦尽份就是「忠孝」两个字,伦是伦常,敦是和睦,一家和,一国和,一个世界和合,尽我们自己的本份。我们自己是个什么身份,是在什么工作岗位,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尽份。我们现在是出家人的身份,出家人应该做什么事情?要学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言行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做「真诚」的榜样,做「清净、平等、觉」的榜样,做「慈悲」的榜样,做「看破、放下」的榜样,做「自在、随缘」的榜样,做「老实念佛」的榜样,这是出家人的本份。

对于僧团,真诚的恭敬赞叹,古德常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彼此互相恭敬,互相赞叹,一团和睦,佛法就兴。不但我们这一个团体,我们要和睦、要尊敬、要赞叹,扩大到这个世间、这个社会所有一切团体,我们都要尊重、都要赞叹,和睦相处,互助合作。有些人说不容易做到,我跟他说不难做到,只要你真正做了三桩事情,这个事情就做到了。第一个是真诚至善之心,真诚的善心,第二个是真实的爱心,第三个是无私无条件的供养布施,你只把这三桩事情做到,天下太平,连妖魔鬼怪都和合。中国谚语常讲「仁者无敌」,你想想这句话,仁在佛法讲是慈悲,大慈悲的人;什么叫无敌?心里头没有敌人;这个意思说大慈悲的人,能够融合不同的族群,能够融合一切众生。这才是把忠孝做圆满了,真正尽忠行孝。这个本子里面批注很多,注得非常之长,非常的详细,这一段我就讲到此地。注子希望诸位同修自己去看,你们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来问,这两个字我就不多讲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4079.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拉卡拉pos机申请|心理咨询|南昌首大医院看男科|帮美记|中赚网|JJ租号金币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