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01页

06月15日

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从家里开始!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3次
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从家里开始!

来源 | 且读优选‍‍‍‍‍‍‍作者 | 且读一个人,从哌哌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修行道场。家是什么?《礼记》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古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一种解释,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亲情关系的重视。家庭,既是爱与温暖之处,更是人生修行之所。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在家庭里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人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外面打骂孩子,在家里又对自己的另一半挑三拣四。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家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人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就无法为孩子做好榜样。

06月15日

老天要收走一个人的福气,会给出提醒,别忽视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85次
老天要收走一个人的福气,会给出提醒,别忽视了

作者 :儒风君 · 小西古语云:“兰因絮果,必有来因。”世间万物,都自有其因缘。福来有征兆,福去亦有提醒。想知道一个人的福气是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其实从以下几个地方就能看出来,有一个都不能忽视。1身体出现问题,是悲剧的开始人到中年,健康第一。有健康,父母安心,伴侣放心,儿女舒心。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失去了健康,就是人生悲剧的开始。《时尚》杂志前编辑原晓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对待工作极其认真。她一天只睡四个小时,饮食总是不规律,工作量更是旁人的三倍之多。就在这样的长期透支下,她的身体渐渐开始吃不消,没过多久确认胃癌晚期。一场病,让她曾经所有的努力和成就都变得不值一提。她只好一边卖房筹钱,一边治病。为了维持健康,付出的代价远超众人的想象。原晓娟说:“贫穷和富有就是一场病的距离。”生病以后,才懂得健

06月15日

她是一代贤后,却写下一首撩人的艳情诗,读来心神荡漾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国学大师_国学经典_国学教育_国学经典名句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98次
她是一代贤后,却写下一首撩人的艳情诗,读来心神荡漾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胡仕林她是唐太宗最爱的女人,《旧唐书》中赞道:“矜尚礼法,母仪何炜。”她就是长孙皇后。她曾写《女则》,规范自己身为一国之母的言行。而她唯一的传世之诗《春游曲》,却被明代钟惺评为: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盛德。《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那是一个春天,她去上林苑游玩。她看到园里桃花开得正娇艳,嫩柳抽出新芽。她不禁春心萌动,说:“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在诗的开头,她说“艳妾”“春情”,用词大胆,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今日,她十分美丽,面颊粉嫩,腰肢纤细,你看,临水绽放的桃花明媚娇艳,应该是偷得了她红润的面色吧。檐边的嫩

06月15日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84次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来源 | 百草园书店作者 | 幽兰公主‍‍‍“水止则能照,衡定则能称”水静映万物,心静装乾坤。心静如水的人,他们心有山海,心如明镜,看得见风景,寻得到方向,经得起波澜。而内心摇摆不定的人,如同一杆晃晃悠悠的称,无法度量外界事物,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更无法让内心平静下来,收获云淡风轻的心境和风景。不管世界如何喧嚣,不管生活如何复杂,不管世事如何纷纭,我们总要想法设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静得装得下山海,静得照得见尘埃。这样一颗慧心,一颗琉璃心,才能将我们从烦恼中拯救,将我们从迷茫中带出,将我们从波澜中拉回。心有山海,静而不争的人,沉稳谦逊,他们低调内敛,愿意倾听,愿意学习,更愿意包容。他们从不刻意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桂冠,也很少与人发生口舌之争。心有山海,静而不争的人,他们心中的山海,容得下日月

06月15日

你能走多远,命里早有定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8次
你能走多远,命里早有定数

来源 | 醒读书摘作者 | 醒读君 古话说:“命有终会有,命无需忘怀。万般难计较,都在命中来。”人生似乎是一场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旅程,但有时命运的指引已经在前方铺设,决定了我们的路向。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句俗语“你能走多远,命里早有定数”。01命运与努力命运和努力之间的关系常常让人深思。有些人相信一切皆由命运安排,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努力决定一切,命运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交织的。劳伦斯·彼得说过:“成功是努力的产物。”这句话点明了努力在实现目标中的重要性。虽然命运可能会设定一些限制或者指引我们的方向,但最终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都充满了坚持不懈、艰辛努力的经历,正是这种努力让他们超越了命运的

06月15日

永远不要在熟人面前说这3种话,切记!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好文推荐_好文章大全_好文章摘抄_好文章欣赏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98次
永远不要在熟人面前说这3种话,切记!

来源 | 且读优选‍‍‍‍‍‍‍‍‍‍‍‍‍作者 | 且读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对身边的人口无遮拦。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会在背后如何评价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讲究分寸。《论语》有云:“言必信,行必果。”为人处世,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果决。要知道,有些话不管怎样,都不能说出口。01显摆炫耀的话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在熟人面前显摆自己,其实这种行为是很愚蠢的。你以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你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笑话而已。有些人总是喜欢炫耀,一旦有什么好事,就喜欢到处显摆,不管自己是否拥有。有时候你的炫耀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甚至还会招来别人的嫉妒,时间长了以后,这些人就会在背后议论你。做人一定要低调一些,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优势拿出来炫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

06月15日

聚财的家庭,有以下三个共性,很准!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 评论 : 0人 | 浏览 : 317次
聚财的家庭,有以下三个共性,很准!

作者 :儒风君《了凡四训》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财富不是追逐来的,而是吸引来的。聚财的家庭,往往有以下3个共性,不信你看! 1知足惜福林逋《省心录》中说:“知足者亦贱贫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满足于现有的条件,安心享受生活的赐予,才能收获平静和幸福。郭晶晶跟霍启刚结婚后,没有沉溺于奢侈生活的享受。别的豪门贵妇,身上穿着名牌衣服、头上戴着珠宝首饰。郭晶晶却穿四十块的帆布鞋参加活动,头绳都是五毛一根的地摊货。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少一些“少爷”习气。郭晶晶还带领全家搬出了霍家大院,住进了普通民居。搬家时,夫妻俩亲自上阵,扛着大包小包。霍启刚甚至拿了个麻袋装行李,打破了人们对富豪的认知。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三个孩子也从小养成厉行节俭的优良品质。知足惜福的

06月13日

褚遂良书艺最为突出的特色——“空灵”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758次
褚遂良书艺最为突出的特色——“空灵”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一、初唐四大书家之一  从汉代到唐代的六百余年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书法家。在晋代,被后人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

06月13日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09次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学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愿意接受这个考验,试作解答的问题之一,乍一看来仿佛很是简单,只要就所有王帖中举出几种来,指出先临哪一种,依次再去临其他各种,每临一种,应该主意些什么,说个详悉,便可交卷塞责。正如世传南齐时代王僧虔《笔意赞》(唐代《玉堂禁经》后附《书诀》一则,与此大同小异)那样:“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据他的意见,只要照他这样做,便是“工之尽矣”,就能够达到“可檀时名”的成果。其实便这样做,在王僧虔时代,王书真迹尚为易见,努力为之,或许有效,若在现代,对于王书还是这

06月13日

沈尹默 | 书法群众化问题

发布 : 兰清阁 | 分类 : 书画频道_书画艺术_书画作品_书画展_书画家_文人画_书画培训_书画装裱 | 评论 : 0人 | 浏览 : 612次
沈尹默 | 书法群众化问题

我的书法被人质疑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一位朋友说我的书法其俗入骨,至今都让我脊梁发汗。沈尹默先生于书案前彩色照片为@书艺公社上色修复《写好毛笔字》1963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顾问:沈尹默我对自己的书法在有一段时间里是很自负的。抗战的时候,不少热衷写字的朋友都蛰居重庆,免不了要办些讨论会和展览会,不过是些苦中作乐的自赏,也确实怀着坚守民族文化的心思。我自然是要参加这些讨论会和展览会的,以为必能收获有益的批评作为自己书法更进一步的助力,却不曾豫想到它实在是让我迷醉的祸苗。有益的批评其数寥寥,名声和利益倒纷至沓来。朋友们说,那些名声和利益是沈二多年勤劳练习的报偿,我也以为是深得我心的知音之言。那段时间里,我真就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大书家了,于是在一九四七年秋假中国画苑又办了一次展览,拿了二百余件作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