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樊登读书
作者 | 诺丁涵
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
投资人段永平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成功的秘诀是因为有一份“不为清单”。
在他看来:不做不对的事,比做对的事更重要。
的确,一直重复错误的事情,只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想要生活越变越好,不妨从现在起,停止做以下25件事。
01
停止浪费暗时间
暗时间,是指那些“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比如走路、买菜、健身、排队时所花费的时间。
真正厉害的人,都特别善于利用暗时间,比如:一边健身,一边看视频;一边排队,一边思考问题……
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就像作家刘末鹏说的那样:
善于利用暗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上能多活很多年。
02
停止追逐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过去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感情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因为厌恶一时的损失,而不停地投入沉没成本。
比如去吃自助餐,明明已经很撑了,但一想到再多吃点也不花钱,就继续吃;
去电影院看热门电影,明明觉得是个烂片,却因为花了钱而坚持看到最后……
可这样,只会让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最高级的活法。
03
摒弃“固定型思维”,停止自我设限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聪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因此,面对困难时,他们通常会选择逃避。
但事实是,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
很多时候,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04
停止碎片化吸收信息,开始深度思考
碎片化信息,看似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会让人养成急于求成的性格。
同时它也会降低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因为大部分人目前都不具备把碎片化信息整合进一个知识体系的意识和能力,通常都只是“需要知道时才去看,看过了就忘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刻意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比如每看到一个有用的新知识时,都停下来想一下这个知识能帮自己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它来解释。
05
停止打工者心态,建立老板思维
在职场上,有一类人特别常见:
他们认为老板给自己多少钱,自己就干多少钱的活,绝不会去做超出目前薪资的工作。
可是我们要清楚,自己现在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在为未来积攒作品。
换句话说,你现在所能拿出的每一份业绩,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升职的砝码和跳槽的敲门砖。
停止打工者心态,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开始。
06
不要停止学习,要终身成长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进而发现一些常人发现不了的机会。
而认知水平,是可以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的。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更不能停止学习,否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平时除了学习最基本的能提升主业的技能和知识外,还可以多关注一下其他行业的玩法,看有没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07
停止积攒情绪
有些人在面对矛盾时,会因为胆怯或害怕冲突,而选择隐忍,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憋在心里。
可《身体从未忘记》里却说:
那些未能及时处理的情绪会留在身体里,甚至形成伤痛。
如果一个人总是积攒负面情绪,那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很容易出问题。
08
停止和负能量的人交朋友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事情失败时,经常从外界找原因,认为自己一点错都没有;做错事时,会把责任全都推给别人……
如果有,那你一定要趁早远离他们。
因为身边的人,会在无形中塑造我们的性格和品行。
和负能量的人做朋友,慢慢地你也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09
停止做职场中的边缘人
职场边缘人,通常是指那些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和同事或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
一般来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地被同事孤立;另一种是主动远离。
但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做职场边缘人都不是件好事。
毕竟每个人都更喜欢和愿意主动交流的人一起工作,而且职场上的所有机会,也都不是等来的,是要靠自己去主动争取的。
10
停止去学习那些不常用或对
自己没有太大帮助的技能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与其把时间用在不常用或没太大帮助的技能上,不如先集中精力去学习那些经常会用到的软技能,比如写作、沟通和摄影。
11
停止完美主义的心理
大部分人要做某件事时,总会想着“等我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做”。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最好的做事方式其实是: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先完成,再完美。
12
停止抱怨
达利欧在《原则》里说:“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用它更重要的事。而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决定了所有的差别。”
抱怨除了能帮我们排解情绪外,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而且长时间的抱怨,很容易让人养成“怨天尤人”的性格。
与其怨天怨地,不如改变自己。
13
停止将就
胡适写过一个差不多先生。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那么精明呢?”
但实际上,事事差一点,最终差一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靠无数件小事拉开的。
比如在工作中将就的人,会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在婚姻上将就的人,会失去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14
事成之前不要张扬
一件事在没有完全办好之前,最好不要四处张扬。
因为当你和别人说完后,会在无形中使你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如果你一旦把话说出去了,但事情没做成,那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一个“不稳重”的坏印象。
“闷声做大事”,才是成年人最高明的做事方式。
15
不冒险去做自己承受不了失败结果的事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好以下几个问题:“我是真的想做这件事吗?还是一时兴起,看别人做得好才想去做的?万一失败了,我能承受住失败的结果吗?”
如果答案是“我真的想做;能承受住失败的结果”,那就去做;可如果答案相反的,那就别做。
16
停止逃避困难
人生,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永远都是直接面对。
如果选择逃避,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
17
停止盲目站队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受海量的信息。
以至于有些时候,我们在还没了解到事情的全貌或事情还没有得到验证前,就付出了真情实感。
但任何事情,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
在没有了解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之前,请不要轻易站队,更不要付出过多情感。
18
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件事情上
Linkedln创始人霍夫曼曾提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手中都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A计划是指一份能提供稳定收入的工作;
B计划指除了主业外的副业;
Z计划指个人资产,它是你的保障,当有一天A、B计划都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启用Z计划,以保证你的正常生活。
这几年的疫情,更能让我们体会到ABZ计划的重要性。
平时在学习可以赚钱的技能的同时,也要至少给自己存下6个月的生活金,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19
停止羡慕别人
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可能也正在羡慕你。
比如25的你,正羡慕50岁人的安稳和财富自由,殊不知50岁的人,也正在羡慕你的年轻和时间自由。
20
不要因为过去一时的不喜欢就永远拒绝某项事物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她第一次吃芒果时觉得很难吃,于是之后的十多年都没吃过。
直到一天她再次吃到芒果,觉得太好吃了,从那天起芒果成了她的最爱。
她说:
现在想想多傻啊!我第一次吃芒果时,很可能是因为胃口不好,或买的芒果不好才觉得难吃,但就由于这个莫名其妙的原因,我竟然十多年没吃过。
确实,有些事物我们以前之所以不喜欢,可能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心情不好或是一些其他的客观原因。
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的不喜欢,就永远拒绝某项事物。
21
停止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有些人在外面受到领导、同事的刁难时,总能把火忍在心里,展现出谦逊的样子。
但在家里时,却总因为小事就乱发脾气。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自己的脾气再臭,家人也不会一直和他计较。
但如果次数多了,再亲密的感情也会产生隔阂。毕竟越了解对方的人,就越能精准踩雷,戳中对方的痛点。
22
停止拖延
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会提前在脑海里推演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
结果事情还没开始做呢,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就被想象中的困难磨没了。
23
停止担心自己不可控的事情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能改变结果的事情上。
对于那些无法控制结果的事情,你只需要做到两点:
做好最好的准备和付出最好的行动。
24
不要忘记感受生活中的小美好
不只是赚大钱和升职加薪才值得我们开心。
因为相对来讲,赚大钱和升职加薪都属于长周期的小概率事件,要想生活变得更好、更开心,我们就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日常的大概率事件上。
比如吃到美食、看了喜欢的书、很好的天气。
25
停止“只收藏、不行动”的做法
收藏并不等于学会,有些人每次看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或视频时,第一反应都是“我先收藏起来,等有时间的时候再仔细看”。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收藏之后不会再看,就更别提行动了。
比如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看过或收藏过就完了,而是可以挑出最触动自己的几条,从现在开始,慢慢做出改变。
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停止去做那些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的事情,进而如愿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来源:兰清竹韵(站长QQ/微信:151341109 ),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yulu/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