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来源 | 诗词世界印象中,李白一直在外游山玩水,很少回家,让妻子独守空房成为常态。比起其他诗人,李白的妻子在诗作中存在感很低。“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每天夜晚,只有一盏寒灯陪着,她的眼泪都流尽了,日日都期盼着李白能早日回家。而就是这样不顾家的李白,却在流放夜郎的途中,深情地为妻子宗瑛写下一首情诗。南流夜郎寄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永王李璘在李隆基的授意下,领江南兵镇守江陵,与新皇肃宗的灵武兵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有人向他举荐了当时在安徽宣城避难的李白,说李白心怀天下,其志向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举荐人说,李白的志向是要做管仲、晏子那样的宰辅之臣,想要匡扶君王,治国平天下,得
来源 | 诗词世界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正一点点地疏离月亮,据说每一百万年就会陌生一秒。早在25亿年前,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别离。原来,世间万物,都有他的来和去。所有的聚,无非成散,所有的形象,终归成空幻。唯有这一曲别离的笙箫,低徊哀婉,从古至今,不曾更改。于是有了王勃《江亭夜月送别》“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有了严维《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有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了薛涛《送友人》“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有了晚唐诗人许浑的这一首《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朓担任宣城太守的时候建造的。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
来源 | 诗词世界金陵被称作“六朝古都”,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诗作。有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韦庄的“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还有一首总是被模仿,却从来没被超越过。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当时,朝中暗流涌动,宦官掌握军权,肆意妄为,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各个地方都不太平。牛僧孺、李宗闵把朝中搅得天翻地覆,而刘禹锡一心为国却被赶出来了。刘禹锡郁闷不已,才被贬几天,他愁得胡须都白了,脸上的沟壑又深了几分。被贬的刘禹锡抑郁极了,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他抬起头,看着东北,说:“咦?金陵好像就是这个方向。”之前,刘禹锡一直混迹在江南一带,他很想去有“六朝古都”之称的金陵,但从没去过。刚好他现处的和州离金陵很近,他的思绪
来源 | 每晚一卷书作者 | 每晚·许朝暮著名文史学家郭瑞祥说:苏轼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有趣的灵魂一定会吸引有趣的人。他在《苏轼的朋友圈》一书中,本着“无一字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的原则,立体呈现了苏轼与亲人、爱人以及三十多位文化精英之间的命运纠葛。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相遇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人,接连出现在苏轼的生命中。有人带给他机遇,有人带给他帮助,也有人带给他陪伴与安慰……世间从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所有相遇背后都有因果。你是谁,才会遇见谁;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才会怎么对待你。1欣赏你的人,因你的才华而来北宋年间,眉州望族苏氏,出了个“神童”苏轼。小小年纪,他便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为了给他铺路,父亲苏洵带着他,去拜访名臣张方平。张方平本没
来源 | 诗词世界若你问汉代最有才能的人是谁?那贾谊一定榜上有名。他十七岁,以博学闻名当地;他的《过秦论》入选高中课本;他辅佐吴公治理河南郡,河南郡被评为“天下第一”。明朝李东阳说:“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而就是这样如此出众的人,却经历了一件让无数人痛心的事。公元前178年,贾谊上奏了一篇《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主张。汉文帝看后连连称赞,欲提拔他。而这让周勃、灌婴等人十分眼红。他们大肆造谣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听后对贾谊心生芥蒂,不久,就将他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心灰意冷,踏上了贬谪的旅途。在途经湘江时,他看到滚滚江水,不禁想到了屈原。一百年前,屈原被逐,在此怅然投江;而今自己被排挤出京,恰好路过此处。他们的命运如此相似,贾谊伤感地写下《吊屈原赋》。吊屈原赋
文丨诗词君 诵丨球球什么是岁月静好?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春赏百花夏乘风,秋看明月冬观雪?还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每个人心中岁月静好的生活不尽相同,但是内心都是向往着安然和宁静。喜欢于平淡生活中收集花香,安放在心灵深处,用来装饰自己的半亩花田,一份源自心底的知足感溢满心头。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饭一蔬,一朝一夕,心里有风景,哪里都是万水千山。也许,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 于回忆里掬一把美好,生活便更加的通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宋代〕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这一辈子是颠沛流离的。怕亲人受苦,忧爱人负心,痛河山易主,晚年的她,漂泊异乡,习惯将世情的冷暖,人心的悲欢倾注笔端。历经半生流离,满身风雨,命运一次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在唐代,有四位女诗人,声名显赫,流传后世。她们是李冶、薛涛、刘采春和鱼玄机。你敢相信吗?诗人元稹和薛涛、刘采春都谈过恋爱,堪称才女背后的男人。有人说元稹是渣男。另一方面,元稹对亡妻韦丛一往情深,痴心一片。有人说元稹是最专一的男人。事实真相可能让人无法接受。1元稹祖上也富过。但那已经是400多年前的事了。元稹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到了元稹这一代 ,家道早已中落,成为普通家庭。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元稹出生。八岁,父亲去世,母亲郑夫人亲自教导他读书写字。身为士人,改变命运,唯有科举。为了早点解决家中的困境,元稹报考比较容易的明经科。15岁就明经及第。在上京赶考的途中,元稹结识了初恋——莺莺。后来,他写就小说《莺莺传》,关于他与初恋的那段情事,可窥
来源 | 诗词世界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日子,在风风雨雨中逝去;生活,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看着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你的内心是否还淡然如初?或许,谁也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我的内心,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王维和他的作品:有人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他是人才。然而,《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却首推他,反倒把李白放到末位。按理说,李白狂放不羁,杜甫心系苍生。他俩都志向高远。然而只有他,在这二者中间,用禅意将自己的人生填满,也启发了后世。他那许多看似不着痕迹的句子,却是一句句佛家的偈语。初读之只觉得美,细品之却充满着哲理,一股淡然清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最能代表他的禅意与哲理的,便是这首晚年所作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来源 | 诗词世界作者 | 聂隐娘618年,唐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贯穿唐朝的唐诗,成为传世的经典。纵观唐代289年的历史,如果要选一首最绝美的爱情诗。《锦瑟》一定高居榜首。没有一首诗比它更华丽。没有一首诗比它更耐人寻味。华丽、深情、典雅,仿佛所有美好的语言都不足以形容它。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李商隐的巅峰之作,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是爱而不得,还是壮志未酬。是爱情,还是理想。李商隐早已作古,没有人能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却道尽了爱情中的遗憾。据说,李商隐也曾有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恋人,叫宋华阳
来源 | 诗词世界草长莺飞,柳媚花明,又是一年春天。远处红杏粉嫩娇艳,在枝头竞相开放。每每看到这个景象,诗词君总会想起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词出自《玉楼春·春景》。玉楼春·春景宋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以明媚的春光、生机勃勃的春景和作者喜悦的心情感染了无数人,“红杏枝头春意闹”更是传唱不衰。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公元1024年,宋祁和哥哥宋庠一同参加科举。两人都才华横溢,中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谁知,科举成绩出来,身为弟弟的宋祁排到了哥哥的前面。宋祁第一,宋庠第三。刘太后觉得这样不妥,弟弟不应排在哥哥前面,把宋庠改为第一,宋祁改为第十。但人们倾倒于宋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