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01消磨天下英雄气因此回转来,看今天我们的教育,简直是莫大的一个浪费,害了后一代!每一个学生都戴近视眼镜,背那么重的书包。我说读书不是这样读的啊!这样读书把脑子搞坏,眼睛也搞坏了。我现在快到九十岁了,看报纸有时我还不用眼镜。我说你们的书绝没有我读得多,为什么如此呢?教育问题!我真是担心。教育问题是个严重问题,关系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前途。八股文是不好,我们当年也骂,所以有两句话,“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考试是消磨天下英雄气。现在的联考也是消磨天下英雄气。过去用功名把天下英雄消磨了,现在天下英雄还只有十一二岁而已!可是已经把他的头脑、眼睛都消磨了(众笑)。太可怜了!这个教育,我非常痛心的啊!02辛苦学习没有用你看今天的教育啊,小学、中学那么辛苦,那么重的书包,考试完了到高中,过去学的
我告诉大家,背诵,你们不要觉得新奇,这是古老的办法,像我小的时候就是读书背诵。现在真的要讲学问,你们注意喔,你们大概不到三十年就看到了,将来整个人类文化统一,这是人类整个的文化趋势。你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和眼光的准备,才可以谈文化。不要只认为中国文化了不起,也不要认为西方文化起不了。当年大家的教育统统背诵的,英文、法文、德文也一样要背诵,现在外国人也发现自己不背诵的缺点了。背诵有个什么好处呢?美国人的资料告诉我们,背诵还可以治脑的毛病,治帕金森病等等,治记忆不好的毛病。背诵英文还不行,最好是背中文,尤其中文对治脑病最好。从前人学东西都背诵。教孩子背诵不准讲理由喔!你就叫他背,像唱歌一样嘛!你看动物都跟着妈妈先学怎么叫一样,叫就是背。比如说《大学》,像我们以前读书,这篇是基本教育,我是十岁时背的。
孩子来我们这里,先教怎么穿衣服,怎么洗脸,怎么端碗,怎么吃饭。现在的社会,连大人们都没有这些规炬了,鞋子乱丢,东西乱放,自己都成问题,怎么教孩子呢?……孩子们主要要教他们学会谋生的职业技能,不是读名校,读名校出来又有什么了不得的?那个我们看得多了。生活的教育最好从家庭做起,尤其你们是家长,教孩子更要注重生活的教育。你们不是都读了《大学》吗?自己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本身做起。……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爱心,一味的偏爱,光知道原谅孩子:孩子发表意见,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绝对自由。因此教育的问题不要完全寄望于老师或学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中国的教育从胎教开始,这已经给大家讲过了,佛家同儒家讲得一样,一个孩子在娘胎里就要开始教育。《礼记
说中国文化衰落科学不发达,就是因为过去读书,只晓得背古书,所以害了中国。嘿!这个话太武断了,完全不对。中国传统教育几千年来至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的初期,读书素来是要背诵的,不只是儿童要背而已。中国过去上古两三千年以前,有文字没有纸张和笔,开始是雕刻文字在甲骨文上,后来发展雕刻在竹简上面,然后把一片片竹简打洞用牛皮筋穿起来,这样认字很困难,所以读一篇书都要背诵,背了以后重新刻过,这样传下来。到了秦始皇这个阶段,蒙恬才发明了笔,以后就用笔写在牛皮、羊皮上面,就卷拢来,所以书叫一卷、两卷。古人对书重视得很,一辈子的经验,或者只写了一卷书,或几百字、千多字记下来。所以传给学生叫传经,传了要背、要抄写。从秦始皇烧书以后到汉代,这些经书流传下来,都是靠这些没有死的老先生,嘴里背出来,四书五经都是这样背
现在都晓得古代人教《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等等,其实不一定,像《千字文》等等还是很普通的,是乡下那些孩子为先学会认字来读的。真正准备读书的,还不一定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而是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朝所编的“四书”入手。这里头有个道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一方面教你认字,一方面是好玩,三个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好玩,又容易念。但是这样在家塾教书,一个孩子一天读得了四句,不过只会念念,要会写都很困难。大部分孩子,读完《三字经》、《百家姓》,长大一点,却什么都忘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都是白读的。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老师和父母就会选择先读《大学》、《中庸》、《孟子》和《论语》。为什么呢?像你们现在测验下来,幼儿园的学生背
以我的经验,我今天还能和大家吹牛,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我这个还叫有学问啊?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比如《资治通鉴》,十三岁以前,我已经圈点过三次了。古书没有标点,我一边读一边圈点,每一遍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不懂的地方拿给老师看,这样就会背来。以前我们读书叫读书,现在读书叫看书。以前我们读书,像现在朗诵白话诗一样,朗声念出来,唱的。这样读下来,也圈点过了,就会记得住。到了现在,比如《资治通鉴》,提到哪一段,心里就会现出那个影像,甚至在哪一页,哪一段,都还记得。我现在发现,几十年教育的演变,不但读的书没有用,还浪费了孩子们的脑筋,把孩子们的身体都搞坏了。因此,我也感觉到有个重点的问题,这样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会变成精神病,我看这很严重。所以我常说,我在书上写的也有,
孩子读书要先从“四书”开始。现在都晓得古代人教《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等等,其实不一定,像《千字文》等等还是很普通的,是乡下那些孩子为先学会认字来读的。真正准备读书的,还不一定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而是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朝所编的“四书”入手。这里头有个道理,《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一方面教你认字,一方面是好玩,三个字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好玩,又容易念。但是这样在家塾教书,一个孩子一天读得了四句,不过只会念念,要会写都很困难。大部分孩子,读完《三字经》、《百家姓》,长大一点,却什么都忘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都是白读的。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老师和父母就会选择先读《大学》、《中庸》和《孟子》,《论语》还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