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潘天寿潘天寿 晴秋图潘天寿(1897—1971),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尤擅指墨,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秋晨图然而,潘天寿又有追求“清新”和“别趣”的一面。正如王朝闻先生评潘画时所说,“在霸气里又有一些妩媚”。农家清品图范景中先生也说,“潘天寿研究者惯常用老子的理论,将他的性格与作品中呈现的‘重、拙、大’联系起来。然而,常被我们忽视的是,在这种‘广大’气象的背后,却还存在着令人难以企及的‘精微’”。萝卜荸荠图这种“精微”不是出于单纯的理性的严谨,而是源于他对自然生命中的生机、意趣,对艺术中的格调、品味有着极度细腻、敏锐的感受力。夏霞图因此,他会写出“睡起琐窗无意绪,默看细雨湿桃花”这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综合的概念,它几乎包括了宗教、道德、艺术、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很难用三两句话或一两篇文章就能讲清楚。艺术家缺少文化,近年来一直为外界所批评、指责,这也的确是当前艺术界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很多艺术家确实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但实话实说,很多批评、指责的人,也没有把究竟什么才是艺术家真正应该具备的文化这一问题讲清楚、说明白。总认为所谓艺术家的文化无外乎就是要读很多书,要博学,要懂文史经哲之类,或者要会写诗作文等等。包括笔者自己,之前也是这么认为,但后来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也会误导很多人。其实艺术家的文化绝不是多读几本书、能写几首诗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否则,所有的学者、诗人、作家就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了。而纵观中外艺术史会发现,那些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并非全都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