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1年后再谈结婚,周迅笑称“没资格”:47岁的她,为何如此卑微?

1256 人参与  2022年02月11日 15:21  分类 : 情感问题_情感电台_口述情感_情感文章_两性情感_情感美文_情感生活_情感话题  评论

作者:茗荷

朗诵:芈儿

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一向灵动洒脱的周迅,最近在《很高兴认识你》的节目中,被阿雅给问懵了。

阿雅问周迅:“你觉得结婚是什么?”

周迅先是尴尬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不要问我好不好,我很向往但我没有资格”。

我们能理解她口中所说的“没资格”:

她和高圣远的婚姻只维持了六年,未能携手白头,之前的几段恋情也在高调公开之后,遗憾结束。

像周公子这般个性的人对离婚这件事,尚且有几丝介怀,更别提社会大众的想法了。

“我的婚姻失败了。”

“你为什么要找一个离过婚的人?”

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甚至是公众人物口中,经常听到的话。 

在大众的看法里,婚姻就是要白头偕老,不然就是不完美的,失败的。

但仔细想想,总觉得不对劲。

择一人终老,固然特别让人期待和美好。

但一段不合适的婚姻,选择结束,怎么能够粗暴地用“失败”来形容呢?

01离婚不可怕,“羞耻感”才伤人

前几天,看到一位遭遇背叛的女士前来求助:

“我老公反复出轨,被我发现好几次了。

我有稳定的工作,也有能力独自抚养孩子,但是我的父母一直反对我离婚,认为要维持家庭的完整。

可我隐隐约约感觉,父母是因为丢不起这个脸,总觉得我离婚他们会抬不起头。

他们也担心我再找不到孩子爸爸这种条件的对象,说离过婚的女人遭人歧视。”

这位女士的求助,很有代表性。

多少困在糟糕关系中的人,因为这种“离婚羞耻感”,选择了忍耐。

又有多少离异人士,除了面对生活模式上的改变和不适应外,还要承受这种心理冲击。

离婚后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以找到方法解决,内心的沮丧和挫败感,却在短期内难以平复。

而加剧这种沮丧和挫败感的,就和离婚羞耻感关系很大。

这种羞耻感,一个是受文化和社会大众观念的影响。

如果自己身边人特别是父母,不能敞开怀抱接纳,提供切实的帮助,甚至是用“丢人”、“二手货”来形容,就会加剧这种伤害和羞耻感,也容易给再婚造成困难。

另一方面,也因为离婚带来自我怀疑和低价值感。

“我是不是真的很糟糕,所以他才离开我?”

“什么是爱情?我到底还能相信什么?”

在这些反复的自我怀疑和低落情绪中,会容易感到日子艰难,生活迷茫。

还有一种担忧,是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抚养。

我们经常看见,一旦一个孩子表现不如人意,只要是单亲养育,就会被粗暴地归结于父母的离婚。

“看看,没有爸爸教育的孩子就是不行。”

“别找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不健全!”

也许,离婚后的父母比以往更加努力和对孩子上心,生活比以前更好。

但如果有人这么评价你的孩子,你是否感到伤心和难过?

离婚本身对离异的父母来说,造成的伤害或许没那么大,但外界的偏见和粗暴标签往往是一把伤人的利剑。

02离婚≠失败,只是人生经历

谈到离婚,不难想起日剧《大豆田与三名前夫》。

女主人公大豆田40岁,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建筑设计公司。

虽然她经济独立,美丽有活力,但因为离婚过三次,仍然不免要面对一些质疑和偏见。

在侄女的婚礼上,她因为离婚太多次被取消了致辞资格,甚至当众被自己的父亲调侃。

但是,她自己面对离婚这件事的态度,是让人赞赏的。

爱慕她也有着多次离婚经历的男人,同情并傲慢地对她说:“我离婚是勋章,你离婚是受伤”。

大豆田不卑不亢地回应说:

“离婚既不是勋章,也不是伤口。

虽然我离婚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我现在也活得挺开心的,我还觉得人生还真有趣啊。”

在她心底,她更认同好闺蜜笼目所说:“会选择离婚,证明一个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话,

“你找不到女人了吗?要去给别人做后爸?”

“你头婚的干嘛去找离异的?他能离婚肯定是有什么问题啊!”

在众人眼中,离异=跌价=失败,头婚找离异人士=吃亏。

对于离婚的人来说,没能够让婚姻继续,在心底里多少会有些感到遗憾,或者,也会因为婚姻关系的结束挫败伤感。

但是,如果因为一个人离婚就去贬低损伤,妄自评论,是非常不厚道的。

我们要反对用婚姻来标签化一个人。

是否留在婚姻中,是每个人基于现实情况所做的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

留在婚姻中勤于耕耘,是勇敢;面对不合适的关系,选择结束,也是一种勇敢。

03所有的经历,

都能成为幸福的养料

我们不提倡在婚姻中遇到困难就浅尝辄止,以离婚去结束彼此的关系。

但是,如果经过努力,确实无法继续,能够结束关系,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我们过去的经历无所谓好坏,都可以教会我们一些功课。

只要学会有不断向内探索的意识,离婚也能成为走向幸福的养料。

1、离婚可以是成长的契机

由于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离婚或者遭遇婚姻困境的女性。

令人惊喜的是,女性们普遍善于从过往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促进自己的成长。

面对关系中的困境,也有不少人生出了让自己都意外的力量。

我习惯于把这种力量归结于,发现自我圆满的力量。

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总容易突出女性“被动”、“依靠他人”等特点。

在做女孩子的时候,特别容易对他人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渴望有一个英雄来成全自己的幸福。

但离婚让女性能有机会意识到,幸福别人根本给不了。 

如果短期有幸拥有,也是一种随时可以消亡的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当你意识到这点,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人生担负起百分百的责任的时候,人生真的会很不一样。

马伊琍曾经在节目中坦诚了自己离婚后的状态,她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迷茫低沉,找不到生活的状态。

她原本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也听到她这样的领悟:

“卵子的最终使命,不是成为一颗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颗卵子而已。”

“这辈子怎么活,别人说了不算,全靠自己琢磨;离婚后怎么收场,心态怎么调整,也全靠自己好好把握。”

简直是太棒了!

如果不是那些痛彻心扉的经历,很难有这般领悟。

离婚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它说明我们有一些课题需要学习和成长。

列举几个小问题,大家可以试着思考:

·我和伴侣习惯的爱的语言分别是什么?

·在关系中,我最看重颜值/经济/情绪/实用等哪一部分价值?

·如果婚姻重来,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去做得更好?

……

无论是否选择离婚,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如果我们在关系的结束中,学会了自我负责,发现自己的力量,这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收获。

2、修炼好自己,然后勇敢去爱

最近,诗人余秀华的90后男朋友杨槠策公开和她的恋情。

视频里,46岁的余秀华荡着秋千,像情窦初开的女孩。

男人在秋千后笑盈盈地推她。

正如他所说:“一切都是刚刚好,微风不燥,暖阳正好。”

真的很替她开心。

爱情,一直是她不曾获得,肆意地在诗中所渴望和表达的。

许多人担心她们的年龄差距,担心他们最终不能结婚。

可这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或者正在经历什么,都是宝贵的财富。

重要的是,我们相信爱,相信自己爱与被爱的能力一直都有。

我们不需要因为后来感情的变化,去否认当初的恩爱,也不需要因为遭遇背叛,而认为未来的情感都不可靠。

要知道,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你付出的真情实意永远是珍贵的。

你可能会遭遇歧视和偏见,但总有人和你同频。

当我们走上婚姻这辆车的时候,都以为目标是一致的,会相伴余生。

不过很遗憾,我们中途下车了。

但生活的方向盘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上,你想去哪里,都可以听自己的。

兹心批注:

(1)在婚姻中你会明白,最不缺的是激情,最难得的是两个人的共同进步。那些婚姻美满幸福的爱人,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秘笈,所有的不过是两人的持之以恒,愿意为了对方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并且能够彼此坦然地和对方站在一起,肩并肩齐步向前走。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才要变成更好的自己。因为你爱我,所以我要支持你变成更好的你。彼此成全,相得益彰,既让对方成为激发自己的动力,也能在婚后变得更加出色。

(2)女人要学会把婚姻当作经历和成长,要学会独立,独立不是让女人长满刺,而是让女人找到自己,因为真正的独立是人格的完整。女人要拥有爱的能力,它能将你送往心智成熟之路。那时,你会明白,一个女人真正的独立,不是标榜想买的东西可以自己买,也不是不依靠任何人,而是人格的完善。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和网络

*作者:茗荷。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分享自我负责的理念,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qinggan/4106.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