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天才”,苏东坡有一个秘诀

532 人参与  2022年10月30日 17:25  分类 : 自我教育_成人教育_素质教育_家庭教育_继续教育_爱的教育  评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融儒、释、道三者于一身,擅长诗、文、词、书、画,是位才华横溢的“全能冠军”、旷世奇才。

他的诗翻新出奇,别开生面,先黄庭坚而称“苏黄”;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被认为“天下第一”;他的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的书法,跌宕恣肆,飞扬飘洒,其代表作《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他的画自成一体,绵里裹铁,其《寒林竹石》是 “无二神品”,稀世奇珍。

寒食帖 宋 苏轼 纸本 行书 34.2 × 199.5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才俊辈出的宋代,苏东坡的诗文创作水平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人们对他崇拜得不得了,“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根”成了流行语,谁不能背诵苏东坡的代表作,会自觉气短,矮人三分,会被认为欠缺品位,嗤笑他“不韵”。

很多人认为,苏东坡在诗文书画创作上取得的卓绝成就,靠的是天赋,慨叹“如果我有苏轼那样高的天赋就好了”。

我们固然不能否认苏东坡的天赋,但任何天赋如果离开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不能取得骄人成就的。

苏东坡在其父的严厉监督和引导下,从小读书就极为刻苦,每天都是挑灯夜读,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一生。

他自己说, “著书不复窥园葵”,“读《易》至韦编三绝”。苏东坡读书的主要方法是翻来覆去地背诵,且两遍、三遍地抄写。

关于苏东坡抄书,南宋陈鹄所著《耆旧续闻》中记载了一件趣事: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有一位叫朱载上的朋友前来拜访。仆从通报后,迟迟不见苏东坡出来。朱载上等到不耐烦时,才见苏东坡匆匆从内室出来。

苏东坡连声道歉,并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是在做每天的“功课”。

朱载上好奇地问:“先生所说的‘每天的功课’,是怎么回事?”苏轼回答说:“我正在读《汉书》,每天都是边读边手抄。”朱载上听后,很是吃惊,说道:“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呢?”

苏轼说:“不然,我读《汉书》,至今已经抄过三遍,最初是每段事抄三字为题,第二遍则每段事抄两字为题,现在则只用一个字。”

朱载上闻言肃然离席,请求说:“不知先生所抄的书稿,能否让我见识见识?”苏轼命人从内室取来一册,朱载上翻看,茫然不解其意。

苏轼说:“足下试举题中一字”,朱载上随便找出一个字,苏轼应声背诵数百字,无一字差错,几次挑选,都是如此。朱载上惊叹不已,叹服说:“先生真谪仙才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一生勤奋,挥动如椽健笔,写作不止,留下了大量作品。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像苏东坡这样的天才,都是以“韦编三绝”的精神练就了“童子功”,我们平常人更应该加倍努力。

不要抱怨自己的天分不够,而要反思自己是否足够勤奋。如果始终把勤奋当作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那么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5627.html

本文标签:苏东坡  苏东坡抄书  

ID:liu_menghao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相关文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清竹韵 ICP备案:鲁ICP备2022026612号 | 搜外友链 | 群学会 | 中共中央党校|心理咨询|真爱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