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 :儒风君
人有钱还是没钱,基本上一看便知。
长期缺钱的人,身上会有3个明显的迹象。
藏都藏不住,不信你看!
1
省下教育子女的钱,徒留遗憾
钟南山院士上学时,曾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
1955 年,他考入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如今的北大医学部。
第一次参加校运会,就创下多项纪录。
1958 年,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体育集训队。
作为北京队代表,他赢得了第一届全运会的男子 400 米栏金牌,并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北京体委慕名找到他,邀请他做职业运动员。
在当时,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不仅日常开销都由队里承担,每逢大赛还有不菲的奖金。
而学医要经历数年的苦读,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仅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钟南山有点动心,他向父亲询问建议。
父亲却说:“钟家优良传统有两个,第一就是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第二是办事要严谨要实在。”
他建议儿子在学医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
在父亲的影响下,钟南山最终放弃了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机会,也为日后成为医学名家打下了基础。
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人生的上限。
孩子未来能飞多高、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给他提供一个怎样的起点。
富养孩子,未必要付出多么大额的金钱。
再穷不能穷教育,唯有精神丰富了,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
2
省下检查身体的钱,拖垮家庭
《时尚》杂志前主编原晓娟,曾经是个工作狂。
一年数次出国访问,国内出差频繁,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2006年,34岁的原晓娟觉得胃不舒服。
可她不以为意,仍坚持工作,错过了去医院检查的最佳时机。
等到疼痛难忍时,才发现已是胃癌四期,体内出现27个淋巴转移。
两个月后,原晓娟做了整胃切除手术。
清理了淋巴,把肠子提升再造了一个胃,之后开始化疗。
为了给她治病,家里甚至卖掉了房子。
只可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尽管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治疗,但最终她还是没能战胜病魔,从确诊到离世不到一年时间。
《道德经》中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人们整日汲汲营营,为了赚取财富不惜舍弃健康。
生过一场大病才明白:拿命换钱很容易,拿钱换命却很难。
3
省下人情往来的钱,失去人心
莫言有个发小,名叫蒋二。
莫言成名后,蒋二在莫言旧居旁摆摊卖他的盗版书。
还低价买下莫言家隔壁的洼地,并迅速盖起房子。
在那片洼地上建了几十个摊位,每年光收租金就有数万元。
村里人都说,蒋二之所以能赚到钱,全是占了莫言的便宜。
蒋二嘴上嘻嘻哈哈,说要请莫言吃饭,权当是答谢。
为了兑现这顿饭的“承诺”,蒋二借着莫言的名义,举办了一场擂台赛。
这样一来,不仅请客吃饭不用花钱,还能再发一笔横财。
只可惜,蒋二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因非法用地,擂台被推土机摧毁。
蒋二打电话向莫言求助,莫言一声不吭撂下了电话。
人与人之间,永远是相互的。
宁可多付出一些,也别总想着向别人索取。
沾点便宜就沾沾自喜,这样的人眼里只有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