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那么,人真的有命运吗?命运真的像人们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吗?
明朝袁了凡先生用自己一生的经历证明,人的命运确实存在,但是只要改过迁善、积功累德,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心改变,命运才会改变。
要想让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好,必须要有三颗心。
01
羞耻心
有人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羞耻心。
人若不知羞耻,那就几乎没有什么会让他在乎的了。
知荣辱羞耻,人就会自律。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才能三思而后行。
如果一个人自私、贪婪,见利忘义,见异思迁,就会没有底线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做出无耻的勾当。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西汉时司马迁因为言论冒犯了汉武帝,受到了腐刑的惩罚。
司马迁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还说:“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墓乎?”
每每想到这种耻辱,未尝不汗流浃背,沾湿衣襟。因为污辱了先人,以至于没有颜面再上父母的坟前。
司马迁虽然受辱,但是因为想要写的文章还没写完,不甘心平平庸庸地终结一生,埋没了自己的文采。
所以他隐忍苟活,勤恳写作,最终完成了五十多万字的《史记》。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成就了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地位。
《弟子规》有云: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爱惜身体可以不让父母担心;修养品德,爱护名誉则能避免让父母和祖先蒙羞。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人如果经常反省,对于那些损人利己的行为和想法感到羞耻和悔悟,并切实改正,就会逐渐变得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命运必然越来越好。
02
敬畏心
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生于天地间,必须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父母和先人。
初生之犊不怕虎,只是因为它不知道老虎的厉害,不等于能够战胜老虎。
无知者无畏,尝到了严重后果就知道了。
北宋时黄庭坚文才出众,可是喜欢创作淫词艳诗和文章。
有一次,黄庭坚慕名拜访高僧圆通秀禅师,正好碰见禅师在劝大画家李伯时,说如果满脑子都是马,迟早会投胎到马腹。
黄庭坚笑着说:“本人写诗作文,按照因果规律,将来总不会让我投胎进马肚子里吧?”
禅师严肃地说:“李伯时一门心思琢磨马,他的精气神都化成马,即使堕落也是他一个人的事。
“你以淫词艳语惑动天下读者的心意,引诱人们想入非非,使许多意志薄弱的人作出违反道德伦常的事,你的报应恐怕要堕入永不超生的地狱了!”
黄庭坚听后毛骨悚然,十分羞愧。从此再也不写涉及色情的诗词和文章了。多年后终于成为与苏东坡齐名的文学家。
佛菩萨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畏惧以后的报应,才会更加自律和精进。
害怕东窗事发,害怕因果循环,害怕得到恶报,就会三思而行,小心谨慎。
《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了畏心,命运终将开启新的篇章。
03
精勇心
俗话说得好,“夜里千条路,早晨卖豆腐。”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可是往往停留在幻想之中,没有持续的学习,更没有大胆的尝试。
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要有一颗精进勇敢的心。
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老泉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他少年时代不爱读书,直到哥哥考中进士给家族争了光,全家庆祝的时候,他才因为惭愧而有些醒悟。
妻子程氏趁机多次劝勉,27岁的苏洵才开始发奋读书。十多年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他的文章得到了欧阳修和曾巩的赞赏,宰相韩琦也多次向皇帝推荐他。
苏洵著书立说,名扬天下。和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位列三席。
人的一生应该是持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决心成功,就没有什么失败能把你打倒。
勇于承认不足,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学习,勇于尝试,勇于改过,勇于创新,这样的人生才是上坡路。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也是一个经历和体验的过程。
生活在这个和平而繁荣的国家,我们是幸运的。健健康康地活下去,你才能看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算命先生说袁了凡寿命只有53岁,他没有求长寿,但是他因为拥有耻心、畏心和勇心,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所以一直活到了74岁。
如果你也有这三颗心,请相信,你一定会改变命运,五福临门。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haowen/9689.html
本文标签:命运
ID:liu_meng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