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青草,来源:樊登读书(readingclub_btfx)
王阳明说:“人需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意思是,人应该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
而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正是每个人处事方法的不同。
真正的高手,都是会做事会做人的人。
在《红楼梦》里,隐藏着高手做事的4个底层逻辑。
01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老子曰:“缓而图之,则为大利。”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红楼梦》中,刘姥姥出身寒微,在家道艰难时,不得已,只好厚着脸皮去贾府“打秋风”。
也许是见多了这种勉强攀扯上一点关系,便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初次见到刘姥姥时,凤姐态度十分冷淡。
听刘姥姥嗫嚅地说明来意后,凤姐也只是敷衍地拿出20两银子一吊钱,打发了事。
并暗示,这钱本是给丫头们做衣服用的,用意十分明显:“只此一回,各别两宽。”
然而,刘姥姥并没有将这种交集,变成“一锤子买卖”。
第二年秋天,她拉了一车新鲜蔬菜瓜果,又来到了贾府。
她先是向贾府报喜,说自家粮食丰收,后说明来意:
这些是头茬摘下来的,并不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刘姥姥明知道贾府高门大户,并不稀罕这些东西,但仍送出自己最值钱的礼物,表达感恩之心。
果然,这份心意很快得到了回应。
贾府感念刘姥姥的诚挚,不仅高高兴兴收下了礼物,而且极力留下她做客,贾母更是亲自陪她逛遍了大观园。
凤姐对刘姥姥的态度也由先前的略带鄙夷,变成了敬重,还请她给宝贝女儿取名字。
刘姥姥靠着睿智和朴实,由“山野村妇”,真正成了贾府的座上宾。
她临辞行时,贾母、王夫人等人送去银子100多两,就连丫鬟们也包了很多衣服、礼物给她。
刘姥姥二进贾府,只是抱着长远交往的态度,不奢求其他。
但正是这样的心态,让她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此后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中有一句话: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意思是,成大事的人,都考虑长远的事,而小人只注意细小和眼前的事。
人和人交往,有来有往,才会关系长久。
做事也是如此,要有“长远思维”,才能获得成功。
拥有长远思维的人,目光长远,不只顾眼前得失,不图短期利益。
人生不是短跑竞赛,而是一场马拉松。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专注长远目标,终有一天,时间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02
真正的高手,是有大格局的人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
但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在贾府上下,贾母是最有智慧的人。
她淡泊权势,将家中一切大小事务,都交由凤姐打理,自己则每天赏花赏月,乐得清闲。
虽是家族中至高无上的“老祖宗”,但她豁达开朗,从不将权威放在心上,事事装糊涂。
任由王夫人和凤姐处理,她只和孙子孙女们顽笑,享受天伦之乐。
可家中真遇到了原则性的大事,贾母的强势和精明立即显露无疑。
大观园里下人聚赌的事被贾母知道后,她立刻采取雷霆手段,命人查带头赌博的人,主动报告的赏,隐情不报的罚。
然后命人将骰子牌一并烧毁,赌资分散给众人。
将聚众赌博的人打四十大板,撵出永不再用;
参与赌博的人每人打二十大板,罚三个月月钱,革去原职,打发去打扫厕所。
被罚的人里,有迎春的乳母,所以黛玉、宝钗、探春等人都向贾母求情,希望能饶过她。
然而,平日对黛玉等人无所不应的贾母,当时却十分生硬地回绝:“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
在贾府内,贾母最是怀柔待人,常教导后辈不许苛待下人,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却毫不通融?
那是因为,贾母深知下人们聚众赌博,非同小可,不容姑息。
她一眼便看出这件事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趋便藏贼躲盗,何等事作不出来。
况且,大观园里住着的基本都是女孩,有坏人混进来,偷盗事小,万一再有别的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贾母才在盛怒之下,干脆利落地处理了所有涉赌之人。
王阳明说: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看待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
活得通透的人,不仅能将“大事”和“小事”分辨清晰,更懂得做事的根本。
小事不计较,彰显格局;大事不糊涂,体现原则。
一个心中有大格局,做事有原则和主见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智者。
03
真正的高手,都是破局达人
做事懂得切中要害,才会事半功倍。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显露出了高超的办事能力。
宁国府秦可卿去世,又恰逢管家的尤氏病倒,贾珍万般无奈下,只好请王熙凤过来帮助管理事务,料理丧事。
侯门公府,有着繁多的礼节和仪式,而且前来宁国府吊唁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达官要人,迎来送往时,不能有半点差池。
所以面对这么重要的委托,王熙凤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她首先理出宁国府人员管理的5个弊端:
人员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相互推托;费用过度,滥支冒领;
任务不均,分配不匀;有地位的不服管束,没地位的不求上进。
这也正是宁国府积弊已久的管理漏洞,王熙凤刚接手时,便直接切中要害。
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她按照宁国府的人口花名册,分组派送任务,分工明确,还将所有物品定数分派,责任到人。
她料到宁国府会有人不服管束,便提前说了这番话予以震慑: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
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在她的调度下,宁国府120多个下人,每个人都岗位明确,各司其职。
葬礼上名目种类繁多的物品,大到收的祭礼,小到领用的蜡烛、纸札,每一件都有人负责,清晰明了。
在凤姐协理期间,宁国府短短几日便一扫之前无头绪、混乱、推诿、偷懒、失窃等现象。
下人们整顿好之后,秦可卿的葬礼自然有序进行,迎来送往时,没有任何纰漏。
真正的高手,不会把过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旁枝侧叶的事情上,而是会切中要害,专注做好正确的事。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做事抓重点。”
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也是一切矛盾的汇集处,解决了它,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
做事,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是破局的关键。
抓住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的解决,才能一击而破。
04
真正的高手,皆是进退有度者
高手做事,会给自己留有余地。
《红楼梦》中,贾府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感情,有两派支持者。
贾母支持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王夫人则暗暗支持“金玉良缘”,主张宝玉和宝钗结亲。
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大家的态度都十分隐晦,并没有正式讨论过。
所以关于宝玉的婚事,表面上看时机不到,实际上暗流涌动,两派支持者都在做各自的打算。
做为王夫人的“小棉袄”,贾元春自然是母亲阵营中有力的支持者。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被封为贤德妃后,她的话语权明显提升。
要说能左右宝玉的婚姻大事,元春完全有这个能力。
不过,元春聪慧过人,她自小受贾母教养,自然不会以皇妃的身份压人,公开违背贾母的意愿。
于是,她并没有坚决地表明立场,而是端午节时,从宫里给每个人送出礼物:
宝玉和宝钗的相同,也格外厚重些,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两串,凤尾罗两端,芙蓉簟一领。
送给黛玉的,则和迎春、探春等人一样,只有扇子同数珠儿。
元春借送礼物,虽表明了对宝玉婚事的态度,却又好似什么都没说。
不得不说,元春的做法非常聪明,她靠着礼物的小小不同,既不会对贾母不敬,又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即使将来宝玉的婚事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实现,也能有回旋的余地,因为她至始至终什么也没说。
曾国藩说:
“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
生活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一件事情,谁也无法笃定将来的走向。
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最终结果不尽人意时,只会令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做事点到为止,不让别人为难,同时也是给自己留有退路。
一个聪明的人,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留有余地,这样的人生才会行稳致远,进退有度。
05
写在最后
《红楼梦》中,贾府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小社会,做事的方法,取决于每个人认知的高低。
高手做事前,都有着强大的逻辑引领。
生活中,会做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和人交往拥有“长期思维”;凡事不过分计较,却又能坚持原则;
遇事抓住重点,从根本解决问题;做事不做绝,留有余地。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和学习的过程。
在人生中,与其因方法不当处处被动,不如学习高手思维,主动掌握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guoxue/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