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浩博客-刘孟浩个人网站
作者 :儒风君
《古艳歌》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意思是,衣服是新衣胜旧衣,身边人是旧人胜新人。
但有一些人,哪怕有了新衣服,也不舍得将旧衣直接丢弃。
要么是妥帖安放继续穿,要么是善心捐赠送给有需要的人。
可能会有人说这是吝啬,是守旧,但真相却别有洞天,连旧衣服都舍不得扔的人,往往会有以下三种命运!
1
恋旧,重情重义
陶渊明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有些东西,即便是变旧也不舍得随意丢弃一旁,比如旧衣服。
昔日的喜欢和在乎,不因物品陈旧而冲淡,不因岁月变迁而改变。
因为很多时候,舍不得的,并非是物品本身,而是背后承载的意义。
睹物思人,见衣念事,只要一看到,便能回忆起当初遥远却又美好的回忆。
比如:初高中时的校服,哪怕脏污洗不净,但承载着对青春流年的缅怀;
还有成人礼时的正穿礼服,虽然身量早已长大,但也是人生一路走来的见证;
包括结婚时只穿一次的婚纱红裙,尽管记忆朦胧,但却是从爱情到婚姻的起点;
甚至包括父母长辈流传下来的老衣服,或许破烂不堪穿,但仍是残留亲人的关怀爱护。
舍不得扔旧衣服的人,都是比较恋旧的人。
他们的过往处处都是情感与故事,他们的内心大多重情重义。
即便是微小的幸福和欢乐,经年久远,也会被他们珍重收藏。
和这样的人深交往来,最幸运的就是成为他们的一件“旧东西”。
任境遇更迭,时间流逝,彼此的情谊永不改变,值得一辈子信任和敬重。
2
节俭,善于持家
《国语》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
意思是,持家居家,没有比节俭更重要的事。
除了恋旧以外,舍不得丢弃旧衣服的人,大多克勤克俭。
不是赚不到钱,也不是日子拮据,而是他们早已摆脱了对物质浮华的追求,懂得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
也善于合理分配家庭资源,将钱财花费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身上。
比如:花钱学习,投资自己;花钱旅游,开阔眼界;花钱教育,培养后辈......
一个人,不会因为新衣华服变得高贵,但却可以在节俭中修养德行品性。
尤其是老一辈人,明白挣钱的艰辛,深知生活的不易,更加会过日子。
就算只是一件旧衣服,也要物尽其用,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弃之如敝履。
穿不出门的,就能当作家居服,干净舒适就行,大的穿不了,可以留给小的。
自家穿不了,也能留给困窘合适的亲友,或是捐赠给偏僻物质匮乏的山区,或是放进回收箱再利用。
《呻吟语》中讲:“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
节俭,是自我约束,不肆意浪费,不随意放纵。
由物及人,节俭物质,人才会节制欲望,自警自律。
长此以往,美德一代传一代,家庭必定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3
惜物,福气深厚
《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新衣也变得不值一提。
可大手大脚,有了新的就丢掉旧的,对旧衣不屑一顾,既是浪费,也是折福。
只有舍不得扔掉旧衣服的人,才明白:惜物就是惜福,细水长流方得长久。
他们不会一味购买囤积,追新求奇,穿过几次,就将衣服束之高阁。
也不会在衣服稍微变旧后,就失了本心,忘了珍惜,将其随意丢弃。
他们知道,一针一线,来之不易,农民种棉汗流浃背,工人纺织费心费力,自己赚钱奔波劳碌。
不好好将每一件衣服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对得住他人的付出和自己的辛劳?
衣服一旧就丢,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但积少成多,积年累月,就成了大事。
很多时候,你丢掉的不是自己的衣服,而是属于自己的福气。
你留下的,也不仅仅是陈旧的衣服,而是属于自己幸福的开端。
常言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现在能衣食无忧,是因为过往积累了德行福报;未来能更胜往昔,是因为现在选择了感恩珍惜。
惜物者,必有厚德,必有后福,舍不得扔旧衣服的人,一定能好好生活,福泽深厚绵长。
本文链接:https://www.liumenghao.com/jiaoyu/8446.html
本文标签:舍不得扔旧衣服的人
ID:liu_menghao